长久以来,律师办案的一般做法是,遇到问题先从自己记忆里搜,搜到了也就解决了;搜不到,就去搜百度,查书本,问老师。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办的案件越来越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慢慢由一个提包小律师成长为一个老律师。个别律师非常善于总结并持续学习,慢慢成为非常有名的大律师。
但是这种模式先天就是有问题的:
1.如何保证自己的记忆没有错误?
2.如何保证自己的、老律师的经验仍旧适用?
3.如何保证自己的理解没有偏差?
不能保证解决这些问题,也就不能保证办案质量。
所以长久一来,律师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有时甚至是以牺牲当事人利益为代价换取了律师个人的成长。
难道律师不应该也向其他任何行业一样,尽量提高服务质量吗?“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律师难道会成为例外吗?
当事人对律师承诺办案质量其实极为渴求。
黑龙江森耀律师事务所,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律师事务所,2015年起,通过巨型户外广告、电视和报纸广告打出了“官司不赢,分文不收”的口号。看到承诺,当事人趋之若鹜,该律师所不到两年时间就骗取了上亿的资金。当事人的需求之强烈,由此可见一斑。
森耀当事人维权现在,技术的进步已经为每个社会个体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熬年头已经是日渐凋落并终将被替代的发展方式,律师承诺案件质量也已经开始成为可能:
1.通过各种法律检索工具,理论上可以穷尽对某一事项的法律规定。
2.通过各种案例检索工具,基本上可以穷尽各地各级法院对某一类案件的判决结果。
3.通过系统总结,可以对某一类案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不必再去咨询老律师。
4.将自己系统总结的东西表达出来,小白也就成为了专家。
5.将各种数据以无可辩驳的方式呈现给法庭,会形成对当事人乃至检察官、法官的威压,专家自然也就成了律界大咖。
以现实客观的研究结果而不是以狭隘的个人经验为后盾,律师当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诺办案结果。
而且,有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开始尝试承诺服务质量了。
天同所的口号虽然仍是徐娘半遮面,但是春光乍露,也已经足以让人心动、行动了。
这家律师把他们的核心经验公布出来,就是著名的“无讼案例”。
有些先知先觉的律师已经开始拿“无讼案例”的查询结果来说服当事人了。
网络图片有些行动快的三四线城市的小律师,已经开始拿着查询的研究成果去大城市讲课了。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语出刘义庆《世说新语》,是形容一种极度危险的境地。我们很多律师也可能就处在这种境地上,整日忙碌,却没有方向;虽然快跑,却是一直转圈。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断崖边缘。
在最新的一期《吴晓波频道》的节目里,IBM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周忆和吴晓波讨论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Watson在医疗、教育、时尚等行业的商业应用,比如Watson为《Morgan》剪辑预告片,为客人调配鸡尾酒,为李宇春设计时装,为白血病患者找到治疗方案……。
吴晓波当时就提出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会不会终结医生、律师、老师、厨师、理财师、作家等各行从业者,甚至干掉人类?
按周忆的说法,智能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辅助,它不会完全取代人。但是人工智能颠覆一个行业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这样的事情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生。
2016年5月,智能审判支持系统开始在河北试点。启用智审系统之后,法官们只要把纸质卷宗扫描进系统,电子卷宗即可自动生成。软件将对卷宗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编辑,然后一键生成应诉通知书等上百种制式法律文书。
法官们已经开始飞了。
律师呢,是不是也该拥抱新工具呢?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变化也在静悄悄地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