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琳在大学毕业前一个月进了事业单位实习,工资两千块一个月,当时办公室玲姐联系她的时候说是单位差人,晓琳以前又在单位实习过,专业也对口,可以在玲姐办公室搭把手,忙的时候处理一些繁琐的事情。
玲姐对晓琳很上心,给她张罗工资待遇,为了让晓琳能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还托人去人事局、社保局等打听毕业生福利。
于是乎,晓琳收拾收拾从学校搬回了家乡。
回家后晓琳等了一个周,办公室主任出差回来了,玲姐带着晓琳还有人事部青姐去主任办公室报道,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明明白白说清楚,晓琳拿到毕业证后就可以立马申请公益性岗位,社保局会给晓琳缴纳保险,另外每月会有1800的毕业生补助。
于是,晓琳就职了。
刚开始那几天,她确实没事没事做,因为刚好报表、快报、银行回单等等刚结算完,为了表现,晓琳常向办公室科长提问:科长,有什么事情可以让我做吗?科长总是笑着说:暂时还没有。晓琳觉得办公室的人都很好,很和善。
万万没想到,没过几天,玲姐因为账目不对的问题询问财务科长时,科长叫晓琳去做,玲姐说晓琳哪会做这个,再说才来几天的实习生,就要把这些给她做,她会做吗?科长反问:那叫她来做什么,干脆直接走呗!
晓琳和玲姐一个办公室,隐约听到了他们的电话谈话。当时就打碎了她对办公室人的好心,自己一脸笑脸的对别人,别人一脸笑脸的回你,背地里却这样说你,着实对同事失去了信心。
然而这只是其中之一打破晓琳对国家单位人员的看法的事件。
二、单位集体在一个地方吃饭,单位有单独的包间,领导一桌,科员一桌,晓琳作为实习生自然就和科员们坐一起了,一天食堂将科员的饭菜摆在了楼下桌上,一桌近十人,青姐和晓琳两名女性在其中。隔壁没了领导,大家就放开了谈,刚开始还好好的,没想到说着说着就讲到了印度,于是,关于印度的性的事情就被他们拿到了饭桌上,没有对女性有丝毫尊重,青姐不知道那些事情,他们竟拿她举例,以青姐作为“印度公交车案”的女主角,青姐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只能很尴尬的刨饭,没有接话茬。晓琳一直铁青着脸,自然没人拿她打趣。回单位的路上,晓琳还听到故事开始者在讲他去印度某沙滩玩,看到海滩上的女性皆一丝不挂,他想伸手……晓琳气炸了肺,一人在前头冲冲地走。
三、又是某次饭桌,讲到某些亲戚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后出国深造,后来有些人居然回国了,有一人讲:我要是去了我才不回来,回这地方干嘛……当时晓琳就惊了,这些事业人员可是时时刻刻受党熏陶的人,在不爱党也得爱国啊,又想到了钱学森,就觉得没人理解钱学森等科学家回国的热忱,也不理解钱学森等人才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晓琳不知道在为谁心痛,可就是很心痛。
四、祸事接踵而来,实习没十天,多位主任讨论,欲将晓琳的公益岗给一位在单位实习了八个月的实习生。晓琳拿到毕业证后,另一位实习生也拿到了毕业证。
再经多位主任领导开会决定,公益性岗位终于归另一个实习生了。
晓琳觉得不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也不是因为自己只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而是因为另一个实习生是某一个主任的亲戚。
五、工作三个月过后,人事部青姐开始给晓琳做工资表,做好后去给财务主任签字确认发放。主任看了看,问:怎么不是按实习生的工资来结算?按主任的说法,应该是按50块一天的工作工资来算,节假日休息日不算,折合下来一个月1100。
青姐就说之前的实习生就是一个月2000,说的是得到公益岗的那位实习生,于是主任签了字。
六、主任签字后说:晓琳已经毕业了,不能算实习生了。言外之意,这个月干完晓琳就必须离开单位,因为单位不招毕业的实习生,毕业了就不算是实习生。
六、签工资表当天,主任却跟人事部说不需要实习生了,所以晓琳得离开单位。
然而单位其他科室又来了两位大一的00后实习生。
当天下午六点下班后,晓琳搭乘同事的车,得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来最开始要人的是主任。
最开始单位忙,忙的不可开交,主任就跟财务科科长和玲姐说去找个人帮忙吧,后又跟人事科青姐说要招个人去财务科,第三次又跟玲姐说可以招个人。然后玲姐就找上了曾经在单位实习过,有专业对口的晓琳,报到当日,主任当着青姐、玲姐、晓琳的面在办公室说好一切事宜,晓琳开始上班。
七、晓琳作为财务科实习生,虽尽做些跑腿的事,但也知道一些不可见人的小秘密。单位的人也是人,也是社会上的一员,是社会的参与者,也会有市井之人的心思。
晓琳决定做完自己的工作就去大城市发展,总不能一直待在四五线城市,去节奏快的城市,人才不至于懒惰。
本故事来自于粢陶的某位同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