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作者: TT蜜蜜 | 来源:发表于2022-06-20 10:22 被阅读0次

       该书有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拷问,涉及信仰、残疾和死亡。母亲相信神灵,她认为,“每一种困难,都有神灵可以和你分担、商量”,“发觉了世界上有我一个人承担不了的东西,才觉得有神灵挺好的”。虽然母亲的信仰具有某种功利性,类似于鲁迅所谓的“吃教”,但也昭示了信仰对于人的重要性,人需要信仰的支撑,才能摆脱灵魂的孤独无助。母亲的灵魂中因为有了“神明朋友”的陪伴,虽然生活中苦难重重,但不会轻易被苦难所击倒,因为“神明朋友”会陪伴她,给她出谋划策,予她力量。而“我”的那个活到99岁的阿太对死亡的态度竟然如此的豁达:阿太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给“我”的:“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阿太不是哲学家,阿太更不识一字,然而阿太的话却如此富有哲学意味。

        该书同时逼真而残酷地展示了人生的困境。父亲由于中风,左半身偏瘫,但他一开始对病情恢复充满信心,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每天步行不少于8小时,期望通过训练让自己的左半身恢复正常。然而,“从夏天坚持到秋天,父亲开始察觉,某些该发生的没有发生:左手臂依然习惯性地蜷在胸前,左腿依然只有膝关节有掌控感,甚至,让他恐慌的是,脚指头一个个失去感觉了。姐姐喜欢在他睡觉的时候,帮他剪指甲,一不小心剪到肉,血流了出来,姐姐吓得到处找药布包扎,他依然没有感觉,沉沉地睡着,只是醒来的时候,看到脚上莫名其妙的纱布,才傻傻地盯着发呆。我可以看到,挫败感从那一个个细微的点开始滋长,终于长成一支军队,一部分一部分攻陷他。但他假装不知道,我们也假装不知道。他已经察觉。这种没被戳破的悲伤,像发脓的伤口一样不断淤积、肿大,慢慢地,控制不住,伤感有时候会喷发出来”。父亲曾经对恢复健康很有信心,要全力争回生命尊严,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虚妄的希望也正是支撑父亲活下去的动力。但最终充满信心的父亲逐渐在疾病的面前败下阵来,之前强大威武、无所不能的父亲,被疾病不断羞辱、折磨、摧毁,最后精神世界坍塌,含恨离开这个世界。父亲的心路历程更具有另外一种隐喻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往往为了一个目标而追求而活着,但最后发现了残酷的真相:这个目标不过是一个虚妄的目标,而父亲就为这个虚妄的目标而活着。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家人都知道父亲的病没有办法恢复,都配合着父亲来演戏。总之,作者用真诚细腻的笔调,不露声色地再现父亲由希望到绝望的复杂心路历程,凸现人在疾病面前的渺小、脆弱与无奈,表现生命无常、人需要目标支撑但目标最终指向虚妄的荒诞性。 

相关文章

  • 《皮囊》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 • 简介:《皮囊》 作者:蔡崇达 • 《皮囊》读后感576字 • 这本书是我初高中的时候就看到过的...

  • 灵魂的舵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愿你拥有有趣的灵魂,并成为自身灵魂的舵手。--《皮囊》读后感 读完皮囊这本...

  • 读《皮囊》有感

    已有许久没提笔写读后感了,看完《皮囊》之后觉得还是有这个必要 倘若没有皮囊,剩下的便只是躯壳,没有血液,没有热量,...

  • 你在追逐什么?灵魂与皮囊真正握手言和,便是心安的归处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读后感《皮囊》蔡崇达 人生在世,不过是一幅《皮囊》存在于人间,有了这个皮囊,人的构图便形成了,...

  • 皮囊而已《皮囊》读后感

    kindle收藏这本书有两年了。迟迟未肯去看,记得有点开看过第一篇,但内心深处恐惧某些情绪撕裂开,便匆匆关闭。害怕...

  • "看见"自己,"看见"更

    #《皮囊》读后感# 文/快乐心 初识《皮囊》,原以为它会如电视剧《画皮》一样,有着奇幻诡异的神话传奇。当在微信读书...

  • 路遥《人生》观后感

    周六读完了《皮囊》一书,感触颇深,意犹未尽,就在网上搜了好多皮囊的读后感,我想我们每个人读完后对每本书应该...

  • 读《皮囊》有感

    《皮囊》看完有一个多星期了,迟迟没写读后感,不知该怎么写,但总觉得要写点什么。 《皮囊》作者蔡崇达,福建泉州人。我...

  • 皮囊与灵魂--《皮囊》读后感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在人间,每个人都有一副皮囊,每个皮囊里都有专属自己的灵魂,年...

  • 皮囊读后感

    一、身体于每个人,不过是一副皮囊,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皮囊越发被充分利用,灵魂越发轻盈。 二、 不合乎常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皮囊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zd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