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借助塔罗,给一位客户朋友探索了一下事业发展卡点,解读完之后,她说:
没想到自己公司未来发展的问题,会在外部,因为之前,她把原因更多地归咎到了自己身上。
她今天找我做塔罗咨询的原因,是被同行的一句话刺激到了: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这句话,我也经常听别人跟我说,我也经常说给别人听,当时觉得没什么,可是今天这次体验,让我有了新的发现,对这句话也有了新的认知。
今天没有阅读计划,所以正好有时间,想来记录一下这次认知~
01 这句话,阶段性有用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如被雷劈,那时候的心里OS:
我的天哪!这句话简直是真理啊!
于是,为了提升认知、拓宽思维面积,我去克服自己的惰性去阅读、向那些爱学习的人靠近,去观摩和拆解他们的方法,去模仿复制他们的工具,想要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因为这句话的刺激,我的学习力简直如有神助,学成了很多技能、内化了很多知识。
所以当我把技能学到一定程度,就像徒弟终于被师傅认可了,可以出山去历练的时候,我开始遇到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来自于对另一句话的恐惧:
“你认为的极限,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
当我想要运用技能的时候,我开始担心:
我的水平够不够了呢?会不会学了半天,还只是踩到了别人的起跑线呢?需不需要再继续去进修呢?......
当我把我的困惑说给朋友听的时候,有朋友说:先把你的包袱,扔到篱笆对面去吧,包袱丢过去了,然后再想下一步怎么做。也有朋友说:你是不自信吧,其实你很厉害呀!
后来学习了教练对话之后,我对自己做了几次自我对话,再联系到今天的这次咨询,才有了新的思考。
今晚散步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在《跃迁》里举的一个例子:
“只打甜蜜区里的球。”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击球手,你必须等待一个好球。如果我总是去击打甜蜜区以外的球,那我根本不可能入选棒球名人堂。”
这让我意识到,不能一直陷入在“提升认知”的维度,因为认知是无边界的,所以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当学到一个阶段之后,提升认知不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矛盾,新阶段的重点,变成了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找到那个“1”,然后击穿它。
02 “它能让我变得更好么?”
为什么要专注在“赚认知以外的钱”呢?为什么不能赚认知以内的钱呢?
如果自己的认知范围已经够用了,那就专注在这个认知领域,打出自己的全垒打就好了呀~
当自己的肌肉被锻炼得越来越强,再升级一下球棒,那自己的甜蜜区也会变得更大。
当我开始想要专注击打甜蜜区里的球,这时候一个人跑过来跟我说:
“你这样做是不行的,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嗯?
你是想贩卖焦虑么?
还是想PUA我呢?
还是想推销我认知以外的课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7825967/080e93f64fe352bd.jpg)
这就让我意识到,所有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其实只适用于某个阶段。那该不该相信这句话呢?我有一个特别简单粗暴的判断标准:
它能让我变得更好么?
如果可以,我就信;
如果跟我没关系,可信可不信;
如果给我造成了焦虑、怀疑等负面情绪,那就不要信。
不能帮助我们成长的话,就把它们当作耳旁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