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每个人的阅读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使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读完书很快都会遗忘,这很正常。但我想这并不是读书人想要的效果。
我读书很多时候都是一目十行,在读的过程中大脑随着字幕飞速地运转。其实,只是为了在茫茫字海中寻找能打动我的那几句话。往往找到那几句话后,我便会停下阅读的脚步。对那几句话反复咀嚼,并思考怎样能应用到生活中。我关注的是最终自己行为的变化。
有的书,书中确实涉及到的点很多,我不想贪多,只想先针对其中一点进行改变。这就导致我有时一周都看不完一本书。因为行为的改变才是我的最终目的!
我不否认阅读量的重要性。那在阅读量和改变量之间,改变量是大于阅读量的。试想,一个人纵然一年读上100本书,思维认知虽提升了档次,行为却仍停在原地,那和空想家有什么区别呢?用一句话说,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黄金白银”。
我不提倡读书陷入“低水平的勤奋”。什么是“低水平的勤奋”?就是读书时只是自己摘抄名言警句、圈重点。没有对观点进行深度的思考、分析和内化,仅停留于圈画中。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那如何阅读才能更高效呢?第一是升级读书方法,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第二让知识链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第三是不要试图每周读完一本书,行动才是王道;第四是学会断舍离,少即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