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内容:游古城,买水产
恢复一两条古街,出租一批老房子作店铺,展示一些风俗旧观给游人,已经成为目前城镇旅游的标配。
清一色的木质骑楼,一厝一厝刷成老旧的猪肝色,其实并看不出徽派或浙派民居的建筑特色,连飞檐重阁的牌坊,灰瓦白墙的牌楼,都让我想到自己家乡的老街老巷,那个江南的内陆城市。海洋文化的元素,可能体现在纹饰上面吧。
这样的街市其实大同小异,不过时间和天气允许的话,也不妨走一走,安静下来,你会感觉旧时光的气息从老物件上散发出来。
时间不够的话,这里有一间“舟山名人馆”,算是浓缩的精华,介绍了舟山的建置沿革和历史名人。
我比较感兴趣的文化名人有作家金性尧、作家三毛和导演王家卫。
商人中为人熟知的有“现代郑和”董浩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七大船王”之一,他在九十年代的名声,倒不如他儿子董建华了。
我比较佩服的是“中国出租车鼻祖”周祥生,定海周家塘人,1895年生。只念过3年私塾,13岁只身闯荡上海滩。最早在一家葡萄牙人家里帮工,周薪1块钱,长大一点去咖啡馆当侍应生,去查礼饭店做酒店门童,因为经常给顾客叫出租车,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还结识了一帮车行老板和出租车司机,更熟悉了上海出租车业的行情。
24岁那年,周祥生花了900元,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了一辆日本“黑龙牌”小汽车,雇一名司机开始经营出租汽车业务,很快偿清借款,获得亲友投资,逐渐扩大规模。
1923年,他用“祥生”命名了自己的公司,并取了个很地道的英文名“Johnson”,这就是现在上海“强生出租车”车身上还在用的那个字母“J”的由来。
由于周老板在金融业务上也很有眼光,公司很快增资扩股,声势十分浩大,连他的汽车供应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都要求与他合作经营。
除了严抓服务质量,增加驻车站点,祥生公司的管理还体现了时下热门的大数据概念和增值服务,如他们会安排相关节假日到车站码头接客,对各体育馆、舞厅、影院的散场时间,更是一清二楚;他们甚至还提供免费的信息服务,顾客打他们的电话,可以得到诸如天气预报、车船发车时间等。
而最让我感叹的是他们的广告策划。
为了与洋车行竞争,他很巧妙地借助了消费者的爱国热情,与现在《战狼2》的火爆简直是一样一样的。
比如祥生的叫车热线“40000”,宣传口号是“四万万同胞叫4万号车”,报纸上的广告是“我们中国人,应坐华商车;利权不外溢,国家自富强”,藏头诗的首字合起来是“我应利国”。
除周祥生以外,名人馆还展示了“舟山渔民画”,内容均为大海及海上生活场景,造型夸张,色彩斑斓,颇有魔幻现实之风。
定海的博物馆、故居等都有午休的规定,又下午5点要关门,时间上需要仔细安排。
要买特产的话,“舟山国际水产城”值得一去,我买了一堆瑶柱、墨鱼等,还认识了一种新的花茶:瑶莲,泡出来是一朵完整的金色莲花,老板娘让我尝了一口,微甜,清香,说是“佛茶”,可以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