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结尾,是唐僧取经结束,腾云驾雾把三藏西经送回大唐,正打算开坛讲解,就被如来佛祖招回西天。
然后如来佛祖开坛讲法,从佛祖到菩萨排列了好多,斗战胜佛、净坛使者、八部天龙马赫然在列,算是对佛派人员一次排座次,然后全书完。
相比《西游记》,同为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也有一次排座次,这个九天玄女排下的名次,比西游记西天诸佛更出名一点。因而也有很多人评论说《水浒传》应该在英雄排座次之后就结尾,那样才能把梁山好汉们的事迹保留在最巅峰。
毕竟三打祝家庄,攻打曾头市,多次击败官军,谁带兵来都得上山入伙,让宋江一伙人风头一时无两,这时的梁山好汉才是全书最巅峰的时候,如果在这里结尾,就能把这种巅峰状态保持下去,后面的故事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你可以想象宋江带着李逵武松,夺了皇帝老儿的皇位,也可以想象鲁智深林冲们面对金国铁骑直捣黄龙。
但你肯定不愿意看到像书上写的那样的结局。
按照原著中写的,排完座次之后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打官军,宋江让乐和唱“早招安”。梁山形势每况愈下,招了安又去征辽国,打方腊(有的版本还有征田虎一节),终于把水浒好汉们搞成死的死残的残,“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这样一比较,似乎就能看出来《西游记》作者的高明之处。
结尾在诸佛排座次,后面的故事当然就是从此师徒四人在西天过上了幸福滴生活……尽管我们知道孙悟空的性格与西天神佛格格不入,如来佛祖的抠唆,以及与弥勒佛的矛盾,与东方道教的对立,在书中全都没在介绍,以后的血雨腥风,也全靠读者脑补。
那么,施耐庵没这么写,是因为他技巧不够高明吗?当然也不是,在我看来,是他更现实一点。
如果水浒故事结束在英雄排座次,固然很好,以后怎么发展呢?现实点来考虑,终究逃不过两条路,被招安或者被剿灭。在徽宗皇帝后来那几年,即使不被赵官家灭掉,也会陷入金兵的包围,想让梁山一群非正规军队去对抗金国,那不是“笑谈渴饮匈奴血”,而是羊入虎口。
梁山,终究逃不过灭亡的命运。
实在的施耐庵把这些写出来了,也让我们看到轰轰烈烈的绿林好汉们,生活的并没有那么痛快,很多人,很多事,总会败给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