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初选择来上海的理由,讲出来,一定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小时候看小马哥演的《上海滩》,风流倜傥才华异禀的许文强,不知俘获了多少天真少女的心,我自然也包括其中。但让我痴迷的,却并非翩跹引人的海派公子,而是申城独特的优雅风情。这其中,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是,秋天的银杏树下穿着风衣露出漂亮小腿的可爱女人,以及冬天裹上大衣走上街头的妙龄女郎,太平洋上的海风一吹,她们内里的沉静优雅,就全都飘散在空气中了,这样的海派印象停留在我心里,一不小心就是十几年,于是早早的,我就悄悄在心头种下一颗沪漂的种子。
待到成年即将完成学业,这颗种子便在心田里兴奋不已了,它跳了出来,跟着这颗种子,我穿越漂亮的云层,落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彼时的上海,对我来说是崭新又充满奇趣的。她在等待我,一点一点的,慢慢的,去发现她的美。
从不迷惘,享受孤独
大学时代我常常迷茫,不知道毕业后是要继续学业还是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也不知道该留在父母身边还是去往遥远的城市?不知道会遇见怎样的人,更不知会过怎样的生活?在内心为自己设想了一百万种未来,却不知道最终会选择哪一种。临近毕业的时候,大段大段时间里我都在失眠,焦虑、纠结、迷茫几乎一直充斥着大脑。
最后依旧是选择了跟着内心来到上海,依然记得,来上海那天一路上的天气都很好,飞机在云朵里穿行的时候,我的嘴角也跟着上扬起来。说来也挺奇怪的,等身体确乎踏上这块土地,我从十几岁就开始每日失眠的状态居然一下子好了,从来上海至今,几乎再也没有失眠过。
也许是因为逐渐开始进入工作状态,有了新生活,便不再给大脑那么多没必要的负累,身体也跟着放松下来吧。
当初一起来的几个朋友都各自分开,后来她们也渐次离开这里,我便真正开始一个人的生活。上班下班、看书睡觉;周末穿行在城市地铁内,耳边呼啸着来自太平洋的风,去到一个个商店、发现一个个有趣的景点;在日记里写下所有内心的波澜和起伏。那些从前有过的迷惘、焦虑,也不再跟我有关。就连很多次走夜路走到迷路的时候,也从未觉得焦虑惶恐。大概是真的觉得方向感差是因为自己太过愚蠢,那就多花点时间去找回正确的方向,慢慢跟着导航遇到行人再询问一番,最后也终于都能如愿到达目的地。我慢慢发现自己爱上一个人的生活,对于所谓孤独的状态,也开始变得享受起来。
不断学习更新自我
几乎每个初来上海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快节奏赋予每个人的压力,以及转化为快速不断的学习能力。地铁上,你会看到有人在低头读书,有人插着耳机练习新语言,也有人在手边记着小笔记,甚至,会有人开着电脑在工作。
起初的时候,我自己也只是作为一名面无表情的乘客,倚靠在栏杆上,若无其事的看着其他人,他们的皮肤状态,他们的发型妆容,他们的穿着打扮,他们旁若无人读书学习的神情……时间久了,也开始成为这些人中的一员,会习惯在包里放上一本书,进入地铁坐定的时候开始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没几天就能读完一本书;除了看书,我也在通勤时间里看剧看电影,有一年在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我甚至发现那一年有将近一半的电影是在地铁里面看过的。看完电影,我在豆瓣上、在微博上记录下简短的影评,有时候又觉得短评已经无法满足自己了,又会打开电脑,给自己留下洋洋洒洒的千字评论。
日积月累下来,除了生活工作之外,逐渐有了很多单纯属于自己的事情要做,会设定大小目标,分解之后划分到每个时间段,一一努力去实现,积累到一段时间后和从前的自己进行对比,发现再也不是从前迷茫空洞焦虑无助的状态了。这是这座城市赋予我的持续更新,这样的状态,大概会一生都跟随我了。
包容接纳的大家姿态
不管外人如何谈论上海的排外,我只想谈自己的感受。
2012年11月中旬,我进入第一家公司开始真正意义的实习,公司给新人培训的时候,有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你来到上海,除了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人,这还是一个你每一天遇见的老外比老乡多的地方。到如今,这句话依然清晰有加。
后来,我遇见很多和我一样来自外省的人,他们成为了同事,客户,有的成为朋友,甚至,成为死党。
不同城市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都多多少少带着一些区域的标签和特质,但这从来没成为交流的障碍,反而让我们发现更有趣的世界。我们谈论各自长大的地方,谈为什么来到这里,谈大城市小县城的区别,以及,这里改变了自己什么。
在城市的闹市街角独自游走,我看到很多我的家乡出现更晚却已经被抛弃的物品和习惯,在上海则依然耀眼的继续闪现着属于它的光芒。上海,她像一位成长中的青年人一样,记得保留下所有过去生活里养成的好习惯,也不断向新世界学习着更好的品质。新的事物在这里继续生发,旧物件也依然有它的用武之地。新旧交替不断轮换,这里每一天都上演着日益丰富有趣的世界,这样的包容接纳,让人为之着魔。
你当温柔,且有力量
我天生是个率性直爽的人,西北的辽阔世界里成长了十几二十年之后,这种特质便愈加明显。习惯了北方人的仗义粗犷,全然忘记温柔这种细腻的特质。
待及来到上海,生活里开始触及一些南方人,有时候会对他们的细腻程度暗暗惊叹,也会为江浙沪一带人口中的吴侬软语带来的温柔气质着迷。他们待人接物的小心翼翼,唇齿间流露的柔软,让人感到舒服的同时却也保有力量,后来,我甚至开始自觉自己的心直口快会否太过于粗线条,反而让人生了厌,让沟通和谈话的过程变得并不那么让人愉悦。
这样的感受持续,便开始挖掘自我个性中那些温和的部分。控制情绪,尽可能的保持平和,包容更多,用更让人感觉舒服的状态待人接物。时间一长,等我回到家乡,太久不见的同学在街上撞见,甚至会很快嗅到个中的性情变化。有人说你变得柔和,有人说状态更好。偶尔着实遇见糟心的事,不小心坏了脾气,事后便会自责很久,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让你锋利的呢?所以你看,温和也是有力量的,它让你变成更好的人,让你生活得更愉悦。
还是要提及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从我懂事起,我的父亲一直说着这么一句话:你的孩子,他不属于你,等他真正成熟起来,他只属于社会,属于这个世界。父亲母亲,他们亲手赋予你翅膀,看你一点点长大成人,眼睁睁看你飞得离他们的世界越来越远,却只能含泪为你送上祝福。
最后想说的是,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路要走的,就像四年前一个人只身来到上海生活一样,酸甜苦辣自己懂,也甘心情愿去经历生活的风浪。即便是父母有过反对有过不赞同,也有很多人以长者的姿态,分享给我一些关于人生的建议,对此,我是无比感激的。但身后自己走过的路越来越多之后,我开始坚定的相信,我要走一条明明白白渴望的梦想大道,要过一种真真切切期待的理想生活。它们可能不是其他任何人所希望的,但却是自己想要的。�?�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