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蹲坑沉思想法
探索属于个人的哲学

探索属于个人的哲学

作者: Lam_sir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3:35 被阅读1次
    Photo by Daniel Jensen on Unsplash

    这是尼采系列的第二篇,讲述的是他对哲学或者说思考的看法,沿袭自第一篇关于尼采生平的介绍,如果你还没看过,可以点击查看《孱弱的身躯,咆哮的猛兽》

    从尼采的生平可以发现,推动他探索哲学问题的是他不安于既定生活剧本的心,在人生问题的推动下,他走上了哲学研究的道路。

    他并不是一个哲学学者,哲学并非他的职业,而是他探索人生的方式,只是这一切刚好有个名字叫哲学,在尼采眼中哲学的使命在于探求人生意义。

    进而尼采认为对于哲学问题的思考与个体本身的个性不可相分离,这也正是他认可叔本华哲学的原因。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中他这样陈述叔本华的哲学:

    “是一种个体化的哲学,由个人仅仅为了自己而建立,以求获得对自己的不幸和需要、自己的局限之洞察,并探究克服和安慰的手段”。

    对于叔本华的探索,尼采的赞叹道:

    叔本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站在整幅生命之画前面,解释它的完整的意义。

    哪怕尼采极力想走出叔本华悲观的哲学学说也不否认这一层面的意义。

    Photo by Alfons Morales on Unsplash

    诚然,我们都无法从别人的说教中解决人生问题,我们无法拿着一本外来的人生规范过日子,我们无法单纯依赖追求更多的外部知识来获得解答。这也正是尼采对于苏格拉底的批判,虽然苏格拉底以认识自己为哲学使命,却最终把人生意义锚定为对知识的追求。从这里也引发了尼采对“学者”这类人的批判,尼采说到:

    “学者仅以‘翻’书本为业……最后就完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不翻书,他就不思考。当他思考时,他是在对一个刺激(一个他读到的思想)做反应——最后他就只会做反应了。学者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赞同和反对,用来批评业已产生的思想——他自己就不产生思想了”。

    尼采认为大部分“学者”型哲学家都将哲学当做一种外在的知识来研究,带着一种机械的冷漠性,长期咀嚼别人的思想以求充实自己,最终却泯灭了自我思考的创造力。在《快乐的科学》中尼采如此写道:

    “一个思想者是切身地对待他的问题,在其中看到他的命运、他的需要以及他的最高幸福,还是‘不切身地’对待,仅仅以冷静好奇的触角去触动和把握它们,其间有最显著的区别。在后一场合,可以断言,是毫无成果的。”

    人生问题与个人的生活切身相关,难道真的可以做为纯粹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难道真的可以列出每个人遵守的法则,让所有人走向幸福?正因为人生的智慧需要每个人投注心力获得自己的理解,尼采十分强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进行思考,真诚的面对生活,真诚的投入其中,对于自己的作品,他激烈的说到:

    “每一个字都源自深刻的、内在的体验;其中不乏最痛苦的体验,有一些字甚至是用血写的。”

    在《快乐的科学中》中,对于思想的产出还有一段更为深刻的描写,忽略看似高傲的语气,更能体会出其中所表现的关于思辨与创造的煎熬和快乐:

    “我们哲学家不像普通人可以自由地将灵魂与肉体分开,更不能自由地将灵魂与思想分开。我们不是思索的蛙,不是有着冷酷内脏的观察和记录的装置——我们必须不断从痛苦中分娩出我们的思想,慈母般地给它们以我们拥有的一切,我们的血液、心灵、火焰、快乐,激情痛苦、良心、命运和不幸。生命对于我们意味着,将我们的全部,连同遇到我们的一切,都不断地化为光明和烈火,我们全然不能是别种样子。”

    个性而真诚的投入,个体的生活融进了思考当中,产生的思想便具有了个体的独特性,从这个角度看这种思考以及思考的衍生物就有了创造性,哪怕不是独创的。

    Photo by Vasily Koloda on Unsplash

    对于各类“学者”的产生,尼采认为原因在于整个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这个见解放在今天也依然如是。学院式的教育着重知识性和综合性,而沿袭自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本科教育的整个学习过程都相对被动、单向、滞后,囫囵塞了好些学科知识,待到从业,一切好像抛向空中的学士帽,没什么用之余,还容易养成一种被动接受的习惯。

    对于这个问题已不是第一次提及,但谈到尼采这里,还是想提出这点,因为实在太容易在纷纭杂糅的媒体信息中回到被动接受的习惯中去,忘记了什么是外在的知识,什么是内在的理解。

    在这里举个例子,关于个人对“谦虚”的推证过程,希望借此能更好的表现出外在知识与内在理解的区分。

    谦虚几乎是从小被家长灌输的传统美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遵循着为人谦虚的准则,却从未思考过为何应该如此,它对于我们更像是一种外在的要求。

    而个人对谦虚的推证的基础假设在于对社会多样性的认可,每个人类个体甚至动物都有其秉持的不同的价值观和生存策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各施其法谋得生存,认可这种价值观及其思考或者其他产物的多样性,便要求我们去尊重这种多样性。

    相反,如果以自我为中心,高傲自大的认为一切不过如是,一切都那么简单和相似,这种想法其实在抽像化步入普通人思维的今天非常普遍,总有些时候下意识的认为某个新事物可以归类到某个旧的认知分类中,对事物产生一种缺失细节的认识,因而有了一种轻视的心态,多样性由此在我们的认知中变少了,这时候表面所表现的谦虚无非是一种虚伪。

    因此,谦虚在认可社会多样性的基础上具备了存在的意义。带着这份认识,当我看到清华大学法学院许章润教授一篇题为“低头致意,天地无边”的文章时,我开始能体会这个标题的深刻意涵。低头致意,天地无边——简洁透彻的表达了谦虚的意义,天地的广阔无边唯有当我们明了谦虚的时候才能看到。

    透过推演实践重新认识的“谦虚”成为我认知的一部分,这个词汇的意义不再是字典里的解释,而是一种个人思考的见解。我们借助外在的事物概念开始思考,透过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进而以这种见解理解外界,整个过程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

    在现代化的高速迭代中,那些被我们在忙碌中搁置的心灵问题,更为频繁而明显的被带到眼前,而我们对任何解释似乎都带有怀疑,就在于外界的解释都像英文词汇的解释一样,停留在词典中,而没有进入我们的意识和心灵。

    不经验证的知识总让人感到不踏实,特别是关乎人生的问题。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写道:

    “没有教育者。——作为思想者,一个人应当只谈自我教育。”

    不管是否成为思想家、哲学家,我们都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也都在一路探索着个人的人生意义。外界的知识、信息,尚需再加工的步骤才能成为自我认知的一环,学习外在知识本身不应该成为目的,不假思索的接纳其实是一种懒惰。

    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值得摆脱懒惰和习惯的牢笼,探索自己的人生哲学,一种尼采所倡导的带着个人印记的人生哲学,去感受一种带有智慧、力量和情感的人生。文章的结尾我想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虽然尼采反对苏格拉底对于实现人生意义的方法,但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是没错的:

    “一种未经思考过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END

    原文首发于公众号“蹲坑沉思”,点击链接查看原文。如果大家读完觉得内容还可以,那就分享给更多的人或者给我打赏吧,让我能更好的写下去。

    扫码订阅蹲坑沉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索属于个人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n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