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读书得间

作者: Lam_sir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18:55 被阅读9次

    上图拍摄的时候是阴天,当时觉得天色不美,却意外发现树和天构成一幅水墨画。中国水墨画有一特点,喜欢留白,而这一文化特点不仅出现在画中,也显现在中国诗文和我们的日常行为里,因此不止“读书得间”。说话做事,出于各种不能说、不便说、不必说的原因,有些言语被隐去,藏在字里行“间”,其中的意思需要从无字、无言、无色处看出来。

    举一个古文中的例子,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背景是董邵南多次考不上官职,不得志很苦闷就想要去河北(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比如荆轲)。文中说“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大意是说先生虽然不走运,但是讲仁义的人会爱惜你,何况那些燕赵的士呢。但是风俗会变,不知道今天变成什么样了,就要你去碰碰运气了,你要努力啊。文中没说的是,那边经常有人造反,你是要跟他们一起造反吗?那边的武士看得起文士吗?你这么做很危险啊!没有说的比说出口的更为有力。

    而在现代职场生活中,常有些时候会遇到作为普通职员自觉不敢随意定夺的事情向领导询问的情况,而领导有时会有意无意的搭理几句后将焦点移向别处或直接处理其他事情,这时候其实无言处领导没说的是,这事你看着办就行,当然也不能搞砸了。

    还有像某些公共 wifi服务,说的是方便上网,没说的却是以此获取用户设备信息以及你的行为信息,甚至精确到你去过哪家店,停留了多长时间;又比如某些自动售货机以提供优惠券的形式获取个人信息,看上去方便了、优惠了,实际上是另一项生意。

    如此多看不见的“间”应该如何看见呢?究其原因也许用社会学的思路去看是一种方式。也就是说除了从个人直觉出发看待事物,还应该意识到与人相关的事物都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基于某些目的的产物,因此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了解几个方面的问题来得”间“。

    首先要意识到表达的人、受众、传播者和有意无意的应用者各自的社会角色;信息流转应用的过程;以及信息所带来的可能的或已经发生的后续影响,以便从其中定位到言语中或显或隐的目的。在今天的消费社会中容易看到的是事物背后的经济组织痕迹,有没有哪些利益诉求。进而考虑到是否有哪些权力诉求,也就是说看待一个观念一个社会现实的时候,是否有某种权力在背后运作。通过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溯来发现那些不便放在台面上讲的话。

    更深一层是发现其中的冲突,人与人形成的社会存在各自间利益和权力的冲突、文化和制度冲突,往往不便言说的深层意思便是冲突中的另一面。

    而面对相对生疏的领域或者相隔甚远的时代、国家,那么了解其社会背景就是需要做的功课,包括其社会或领域结构、政治经济特点,技术能力局限、文化生活习惯,因为往往有些言语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背景或风俗习惯而隐去不说。

    还有便是要意识到语言本身所存在的阐释空间,不管是肢体语言、书写语言、口头语言、艺术语言,语言可以视为符号进行再次解说。比如《春秋》,本是记录鲁国政事的古籍,后世却有《公羊传》、《榖梁传》、《左传》等等解读本,各路贤良各取所需借古说今。反过来借语言的解读空间便可以隐去一些信息以达到起码两种目的,第一,有些东西不希望让人知道,所以隐去不说,比如佛经咒语是服务于内部人士用,仅留下只言片语供诵读,要真正读懂却需要其他信息辅助。第二,保留解释空间,这点很好理解,网络上各种活动在其活动声明中经常出现的字眼“最终解释权归举办方所有”便是这个意思,因此看出有些话没说,不说全,可能是其中存在猫腻。

    讲过“间”的存在和如何得“间”后,得“间”的坏处和难点也应当说说。坏处便是容易想太多或者产生误解,所以要求求“间”者有充分的认知基础,足够的背景知识以确保不要过分误读,其实也是难点。

    与事物本身的作者思路完全一致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忽略其“间”的信息就无法对事物有准确的理解,很可能就读不懂了,既容易被骗也失去很多趣味。所以无论读书处事既要求字里的意思,也要得行间的意思。

    要做到并不容易,其实是要学会以一种全局的角度去看事物,了解的全局信息越多才能发现显示了什么,隐藏了什么。而现代生活中比起各色字面上、画面上、行为上的焦点,其中的空白处更容易被忘记、被忽略,更别提是否有能力去读取其间的信息了。因此面对如今种种扑面而来的巨量信息,面对身边种种日新月异的观念、事实,可以看看其中的空白处,兴许别有洞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止读书得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pl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