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软件测试模型

1、软件测试模型

作者: 猪儿打滚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11:40 被阅读0次

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有V模型和W模型(敏捷测试除外)

测试阶段步骤的介绍

  •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属于白盒测试,大部分情况是由开发人员进行,主要依据是系统设计文档,测试目标是代码模块(函数),测试方法是通过写测试方法来进行测试。
  •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属于灰盒测试,大部分情况是由开发人员进行,主要依据是系统设计文档和需求文档,测试目标是接口,主要看不同代码模块(或者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调用是否正确,测试方法为接口测试的方法。
  •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阶段是全面测试阶段,由测试人员进行,主要依据是需求文档,但也需要接口文档(接口测试)、系统设计文档(了解架构,性能测试)等文档。
    系统测试包括冒烟测试、功能测试、UI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健壮性测试等
  •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属于黑盒测试,执行人员为用户,主要依据是需求文档,其目的是确保软件的实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合同的需求)

V模型

V模型是基于瀑布流开发模式的,整个过程把开发和测试明显区分开,两者是串行的关系,分割节点为开发对产品进行编码

  • 局限性

    该模型把测试放在了整个开发流程的最后阶段,并没有让测试尽早介入测试(需求阶段就应该介入),这样会使bug的修复成本很高(bug越早发现,修复成本越低) V模型.jpg

W模型

W模型是由两个V模型组成的,分别代表了开发和测试。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发和测试是并行关系。测试从需求分析阶段甚至用户需求评估阶段就参与进来,从而能够尽早找出潜在的bug,降低bug的修复成本,提高测试的效率,加快项目的进度。

  • 优点
    1、开发和测试活动可以同步进行
    2、测试的对象不仅是程序,可以是:需求文档、概要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接口文档、程序等
    3、能够更早发现bug,降低修复成本,加快项目的进度
  • 局限性

    在W模型中,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等活动依旧是串行的。同理,开发和测试的活动也是保持一种线性的前后顺序,需要上一阶段完全结束,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所以,该模型并不能支持敏捷开发模式。 W模型.jpg

相关文章

  • 23.1 信息系统综合测试与管理

    软件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模型总表 1. V模型 V模型及优缺点 2. W模型 W模型及优缺点 3. H模型 H模型及...

  • 1、软件测试模型

    常见的软件测试模型有V模型和W模型(敏捷测试除外) 测试阶段步骤的介绍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属于白盒测试,大部分情况是...

  • 软件测试的流程

    软件测试的流程软件测试的流程分为四个模型,分别为V模型和W模型和H模型和X模型 这两个模型属于软件测试流程的模型 ...

  • JUnit入门

    软件测试 瀑布式开发模型 敏捷式开发模型 软件测试的三个阶段1、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需要开发人员完成!2、集成测试3...

  •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三)

    软件测试模型 V模型(重点) 用户需求 验收测试 ...

  • 自动化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1、软件测试分类v模型软件开发流程 根据项目流程划分的测试: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对程序中单个程序或独立功...

  • 软件测试的分类&测试用例的设计&如何编写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第2篇分享 常见的开发模型: V模型、瀑布模型、敏捷开发模型、W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 1、问题的定义及...

  • python自动化测试

    python自动化测试(一) 1、软件测试 根据项目流程阶段划分软件测试: 上图是一个典型“V”模型软件开发流程:...

  • 【软件测试】学习笔记(三)

    一、软件测试流程 二、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如同软件开发过程一样,软件测试也有自己的过程模型。软件测试过程是一种抽象的...

  •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模型之V模型、W模型、H模型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开发中大家总结了很多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等等。测试也要遵循软件工程原理。 今天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软件测试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oa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