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的老公的外婆终于Hold不住,中风躺在床上,一切不能自理。时值八十七高龄。
琼的婆婆是出嫁了的大女儿,而且离娘家近,一盏茶一袋烟的工夫便可以回去探望探望的里程。
但刚新婚的琼却发现,婆婆极少回去看望自己老母。即便回去,也就是在自家做好饭后用便当盒装点给她送去,然后,马上回来。
琼总会听到婆婆回来言论的同样版本:老了老了可怜!不如死了一了百了,这样活着遭罪。不知道我以后老了会怎么样?
琼知道婆婆一语双关,却不敢吭声。琼的老公会说:"外婆四个子女,两儿两女,轮流着也能把老人给伺候好啊。"
琼的婆婆也将近七十,听到自己儿子这样说,有欣慰,也有不满。欣慰的应该是想着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大概自己老得不能动时总算有了寄托。不满的是说自古以来养儿防老,她一个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对母亲已没有赡养义务。
琼还在与老公恋爱期间,就已经对外婆非常熟悉了。因为琼每次来婆家,都会经过外婆所居住的那个小屋,看见外婆坐在门口。而每次,外婆总会跟琼亲热地打着招呼:"外甥,你来了!来了多玩几天啊。"
外婆对琼的这个称呼,于琼而言,就是在刺骨寒风的冬天你双手冷冰冰时有人送上暖宝宝的温暖感觉。
那么,琼了解老公家人第一最多的就是外婆了。外婆育有四子,却年轻丧夫,不到三十岁就开始守寡,直至八十多高龄的现在。
试着想想,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一个单身女人要拉扯四个孩子长大成人该有多不容易。吃饭不吃好只吃饱,穿衣不穿好只穿暖,这些最最基本的生存要求。琼想,外婆该付出了多少辛劳和汗水甚至泪水。
大舅参加了煤矿工作。
小舅参加了织布厂工作。
小姨嫁了司法局工作的姨夫。
琼的婆婆,外婆也很满意。外婆貌似苦尽甘来,以为可以享享清福了。
"妈,你去我那住几天,帮我照看一下我孙子去。"外婆被大舅邀请,小脚的外婆没想着一大把年纪了,也还能发发余热。高兴受邀了!
"妈,农忙季节到了,你去我那住几天,帮着照看一下家里。"半边户的小舅还有几亩薄田,趁活多也盛情邀请外婆。
发光吧,发光吧。帮忙吧,帮忙吧,一切趁还走得动。外婆想。
小姨呢,是兄弟姐妹中最有福气的。全职太太。没有要外婆帮忙的事。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在外婆生日那天才能见到她的芳踪。
但是,外婆从不计较这些,孩子们!后人们!只要你们过得好,我怎么样都好!
岁月催人老,岁月不饶人。外婆渐渐步履蹒跚,做不了那只忙得转转转的陀螺了,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单住了一个小屋,自己种菜,自己做饭,自己洗衣。当然,用以下炊的米还是由儿子供给。
这样的风平浪静的日子持续三年多,外婆终于在某个早上,瘦弱的身体与外婆骄傲的思想杠上了,不再听从外婆的指导了。
那些在外婆眼里意识里绝对是一碗水端平了似的、不掺杂一点分心哺育过的儿女们。当外婆不再是你们的需要而迫切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还会如约而至吗?
琼很期望先辈们做好道德的标杆,她也正努力学习如何做个真正有道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