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美文
不负国家不负卿

不负国家不负卿

作者: 是不言弃的十一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2-19 10:56 被阅读0次

今日的净云大师似乎太过不同,只是大战在即,谁会去理会呢?

三更灯如昼,一山雨如秋。

灯明山寺深,雨霁三更后。

景云峰的小沙弥拾级而上,踏得青石板上残留的雨水噗嗤噗嗤的响,直至推开景云寺的大门,才堪堪停住步子,对里面轻轻道了声:“如师父所料,北燕铁骑叩关了。”

屋内的背影端端正正,纹丝不动,倒是旁边的蜡烛上爆开一朵烛花算作回应。小沙弥脑中忽的冒出一句“灯花爆,喜事到”不免想笑,这佛门清净之地,国破家亡之危,何来喜事呢?只是他可不敢笑,躬身掩门退下了。

次日,烽火燃遍西北,边关八百里加急来报,北燕素有“大漠苍狼”之称的王子巴贺领四十万大军压境。举国人心惶惶。一向吃斋念佛,从不涉世的景云寺全寺百来号僧人竟联名上书朝廷,请求随军出征,战场杀敌。如此滑稽的请求,陛下就那么大马金刀的批上一个“准”字,末了还加上一句“忠心可表,特封景云寺住持净云大师为副将。”

圣旨一下,朝堂哗然。传言这净云大师,幼时出家,乃一介江湖行僧,十年前,忽于梦中得道,被一只孔雀驼着当街而过直至景云寺门前,寺内僧人大惊将其奉为住持,在京城也算得一号人物。但和尚总归是和尚,和尚领兵,成何体统嘛?净云大师也不恼,照旧端端正正的站着,笑眯眯念声“善哉善哉”,一记手刀碎了军营前一块丈高巨石,堵的将士百官哑口无言。

是夜,十五万大梁军浩浩荡荡连夜发兵西北,扬起滚滚烟尘,戎马半生的郑老将军亲掌帅印,景云寺僧人也都脱下战袍,换上银白色铠甲。墨色军旗上镶金的“梁”字迎风招展,厚重而凛冽。

大军疾行九日,到达西北朔朗城,此时,北燕军已长驱直入,拿下大梁五座城池,若再攻下朔朗城,便可鞭笞中原。五城守将的头颅高悬于城头,死不瞑目,百姓流离失所,边塞风沙裹挟着将士的血,战争的凝重感压顶而来。

郑老将军颁下军令,全军扎营修整,明日出战。边塞的夜冷得有些刺骨,帐前簇簇篝火,众人围坐,这怕是大战前最后的安宁了。

有参军多年的老兵絮絮叨叨的讲故事:“十年前,卓将军在的时候,咱们从来没担心过输。他当将军之前,和咱们一样,都是兵。我还跟他同帐过,全军没人打得过他,主意也多,还识字,读过书哩。人也好,对弟兄们好。年纪轻轻,凭军功,当了将军。”

“别瞎叫,什么卓将军。卓熠叛国,该叫卓贼才是。”有人气愤的打断了老兵的话。

“是啊,可当年我们从没想过他会是叛徒,”老兵接着说,“那会,边境不稳,是他领着大伙打了一场场胜仗,吞灭一个个边境小国,让那些蛮夷闻风丧胆。又娶了靖和公主,风风光光的当了驸马爷,掌了兵权。大伙都知道,靖和公主悍勇刚烈,是咱们大梁头一位的女将军。夫妻并肩杀敌,千古佳话呀。可惜了。”

驸马叛国,是载入青史的国耻;将军叛国,是西北万千百姓的灾难。

据说那年北燕来犯,卓熠为敌军大开城门,杀的城内措手不及。郑老将军的儿子被北燕化骨扬灰。西北大雪三日,为西北将士和百姓埋骨。一同作战的靖和公主,回京后便一病不起,命丧花季。

于此同时,主帐的气氛更显严肃庄重。郑老将军蹙眉立在沙盘前,不自觉的抓了把沙子在手里捻着,净云大师静静站在一侧,军装之下稍显利落挺拔,却也难掩出家人温和端方之气,着实不像个带兵的。

郑老将军抬眼,盯了净云大师一瞬,叹了口气:“你真的决定了?”

“是。”回答依旧笑眯眯的,不温不火。

“唉,好,那老夫的杀子之恨,便托付给你了。”

天不亮,净云大师率五万精兵,向东取道月崖关,直捣巴贺王子所在的北阙城。这座大梁的百年古城,此刻正高高飘扬着北燕的赤血狼头旗。

净云大师剑锋摇指北阙城,回身对众人扬声到:“将士们,这是我们大梁的国土,城内是我们大梁的子民,我们的同袍死在北燕人的手下。这是大梁的耻辱。今日一战,我们许胜不许败。若是败了,便对不起死去的同袍!大梁必胜,大家有没有信心?”

今日的净云大师似乎太过不同,只是大战在即,谁会去理会呢?

“大梁必胜!大梁必胜!”回应他的只有将士们地动山摇的吼声和沉重的北阙城门缓缓打开的吱呀声。

那是一场恶战。如雷的铁蹄震踏着边疆的土地,悲愤豪迈的喊声席卷天际。净云大师一马当先,银色铠甲染成血红。将士们已经麻木,机械性的杀和被杀,站着的越来越少,倒下的堆成坟冢。

再后来,嘶吼声几不可闻,只剩净云大师和那巴贺王子对峙。射中净云的一根北燕箭矢几乎穿胸而过,他拄着剑勉强站立,血随着剑刃滴落在地,头顶的盔甲和包过头顶的人皮面具被削碎挑落,那一头常年包裹在僧帽下的长发凌乱得垂散着。赫然是当年的靖和公主。

“卓熠将军,别来无恙。”闲闲淡淡的一句,天地间寂寂无声。

巴贺了然一笑,从怀里摸出一张揉的皱皱巴巴的人皮面具,带上,不是当年的卓熠又是谁?

靖和似有一瞬恍惚,多年前战场相托、洞房花烛,这张脸许她死生不负。后来也是这张脸,在她面前为北燕军开了城门,在北燕军前回身杀向大梁。

大梁尚有一口气的士兵,颤抖着爬起来,暗下去的眸子中,腾起逆天的杀气。

“举起剑来。”净云,不,该叫靖和了,依旧说的山温水和,一如她是净云大师的时候。只是满眼的悲凉,刺目得让人不敢直视。

“你负伤惨重,绝不是我的对手。况且你何必呢,我本就是北燕王子,化名卓熠,卧底大梁,兵不厌诈而已。”巴贺说得随意,仿佛事不关己且天经地义。     

是啊,他本就是北燕王子,借大梁之手铲除周边小国,继而骗取大梁兵权,深入大梁内部,与北燕里应外合,当真打得一手好算盘。

只是靖和不待他再说,便挥剑劈向巴贺头顶:“可是大梁的百姓呢?他们敬你爱戴你,把家园安危托付给你。”

巴贺提剑去挡,剑身交汇处火花四射:“他们?他们与我何干?我们北燕百姓,又有多少死在大梁手中?!阿靖,我们只是各为子民。”

靖和忽的住了手,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问:“那我们呢?我们的过往,我们的并肩作战,我们的死生不负,便装作没有存在过吗?”

巴贺的身子似乎微微顿了顿,敛去些许随意,只是不待他回话,靖和便不顾重伤在身,陡然拔高剑势,凝了全身内力,人剑合一,直冲巴贺面门。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式。

这次他没有躲,任由凌厉的剑气淹没身躯,任由冰冷的剑尖刺过印堂,微微笑了,宛如当年他还是卓熠那般,明媚耀眼:“阿靖,保重。”

剑风所过处,绽开朵朵艳艳如华的血,远山上放牧的牧民说:“若非尸骸遍地,实乃绝妙之景。”

但他不知道,“保重”是靖和此生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END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南国听雨》,喜欢可以关注哦

作者:意墨

亦动亦静,心性洒脱。既喜爱热闹繁杂的人间烟火气,也渴望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小日子。盼同道中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负国家不负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oo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