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门道文化|磬:击打奏鸣的“石”音

门道文化|磬:击打奏鸣的“石”音

作者: 门道app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09:08 被阅读0次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十七

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今天,门道君来介绍关于磬的发展历程。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的石质打击乐器,为“八音”中的“石”音。

磬,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

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其造型又酷似古人在宗庙、宗族大典时虔诚的鞠躬之礼,故有“磬折”之说。)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金石之声,煌煌乎位列圣殿,灿灿哉史载《尚书》。

磬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它造型古朴,制作精美。磬的历史非常悠久,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磬曾被称为"石"和"鸣球"。当时人们以渔猎为生,劳动之后敲击着石头,装扮成各种野兽的形象跳舞娱乐。这种敲击的石头就被逐渐演变为后来的打击乐器謦。

磬的历史悠久,据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击石拊石”。这“鸣球”与“拊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的乐舞生活场景。

謦主要用于历代上层统治者配合征战和祭祀等各种活动的雅乐中。按照使用场所和演奏方式,謦可以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编磬是若干个磬编成一组,挂在木架上演奏,主要用于宫廷音乐。

战国时期,楚地的编謦制造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编磬是可以演奏旋律的打击乐器,多用于宫庭雅乐或盛大祭典。编磬就是把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磬发出不同的音色,可以演奏旋律。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乐器。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演奏方式也有所差异。由此可见,磬在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中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 门道文化|磬:击打奏鸣的“石”音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十七 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最早用于中国古代的乐舞活动。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

  • 箫音如磬

    潇哥天下 2013-5-10 11:11 少不更事时,常常做着文学家的梦,以为自己可以写出许多锦绣华章,他...

  • 磬音枭枭

    磬音枭枭 醉花荫里理清愁,野寺静悄惹人慕。 超脱生死俗事轻,倾生只待等一悟。 茶舍磬音绕冥思,笑看注水主沉浮。 檀...

  • 磬音悦性

    昨日到一古镇闲逛,在镇边小河堤散步时,阵阵轻风中隐隐传来诵经的声音,莫不是附近有庙宇。四周张望了一下,果然在河的对...

  • 门道文化|扬琴:音的宽广、质的融合

    门道提示: 农历八月初九 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 其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

  • 但余钟磬音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佛像,参拜者络绎不绝。佛像前有块刻满经文的石头,供每个参拜者朗诵。经过参拜者的诚...

  • 但余钟磬音

    突然就理解了为什么德国人这么爱开PARTY,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世界好小好小。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继续变大的可能。...

  • 春秋时代八种乐器

    春秋时代有由八类材料制作的乐器,世称“八音”,分别为金(钟)、石(磬qìng)、丝(琴瑟)、竹(管萧)、匏páo(...

  • 小白画画

    万籁此俱寂,只余钟磬音~

  •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之门道

    今天了解的主要是西门道。它是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中保存最好的门道遗址。 门道两侧各有15方地柎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门道文化|磬:击打奏鸣的“石”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qa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