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方清平老师的关于长生不老的解说。我觉得挺特别的。以至于让我静下来,想一想长生不老这个话题。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人好像一直都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的。而有意思的是,其实他们都知道长生不老是夺天地的造化,是违反道的,违反自然规律的一种渴求,但这并不影响那些人去追求。这也是人性偶尔的一点笑话:明知不可而为之。
这种不可能、违反规律还想要做到的。其中想必是有很多很多的好处。我捋了捋思路,大致有以下的原因。
首先,就是与日月同寿,不用去担心死亡。这样多的时间,有什么想做的事,都可以去做,什么都能体验。想要的成功,也可以慢慢去追求,说句牛气哄哄的话,咱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以无穷尽时间能换取无穷尽的空间,成功能有多大,我也不敢想,毕竟有限的年岁限制了我的想像。
其次,不用去感慨世界那么大了。如果用了一万的时间去游历四方,再大的世界,也要被走过好多遍了。登过珠峰揽星辰,下过东海戏龙王。再美的也看腻了,再丑的也习惯了。
再有,就是拥有了丰富的经验。无论在那一个行业里,都是智者,受人尊重。年近古稀的人在你眼中也是稚子。享受着这个世界优质资源,也许当初秦始皇,就是当了皇帝之后,舍不得手里的那些财富,权力,才渴望着长生不老吧。
辉煌是辉煌得很,可是细细想来,我觉得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推敲。
①长生的节点在哪里?
长生不老的发生在普通人生的那一个阶段?最后的结果当然是35岁到20岁之间。这个阶段,女的漂亮,男的有活力,少病痛的折磨,却有最好的精力。可是万一不是呢?长生不老是在幼儿,或者身体年迈的阶段。幼儿知道的多,懂得也多,却有很多的限制,有很多是做不了的。年迈时,刚好体弱多病,饱受病痛的折磨。那么这样的人生应该是恨不得少活一些年岁吧,而不是想着长生不老吧。
2长生之后的心理健康问题
健康可不只是身体的健康,还有心里的健康。活得的年岁太长了,经历的太多了。不是没有好奇心,也不是没有了热情。只是什么东西在眼里早就没有了秘密。可以说对生活失去兴趣,那样或者就真的会觉得那么有意思吗?我不敢想对一个能熟悉背诵出三国演义的人讲诸葛亮的故事,能让他提起多大的乐趣。当然社会一直在进步,一切都在变,可是这所有的变化有多少能让他感兴趣。长生不老之身,却有一颗无趣的心。活着跟死去还有什么区别?
3长生不老之后的失去
全世界只有你是长生不老,看着花开花落,生命的诞生与逝去。纵然是心是软的,能有多少感慨,能再漫长岁月里依旧柔软。医院里的医生看多的是生命的诞生和离去,也会慢慢的在这样环境里变得有些麻木了吧。何况是一个长生不老的人。
4全世界的长生不老。
全世界的人都长生不老了,这个我倒是不用去讲多了。因为方清平老师讲得幽默有趣多了。
这样说起来,长生不老是弊大于利。其实,那倒不是,因为我讨论的是一个伪科学的命题,所以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用这样的一个话题,来对比我们有限的生命,就显得有些意思了。
这个下次再讨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