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王学兵、陈建斌是乌鲁木齐人,同时,他们仨是中戏同学。这不是巧合,是1990年中戏招了个新疆班。他们的父辈全是支边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7328434/a014738929e260c9.png)
当时文化部给中戏下派任务:定向培养,给边疆培养人才。所谓“定向培养”,是指这些学生毕业后必须全部回到新疆,跟新疆话剧团签十年合同。
毕业大戏上,全班一起演了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汇报演出很轰动,新疆话剧团领导、新疆文化办公厅主任都在,姜文看完演出一声叹息:“我说句话你们别不爱听,他们回到新疆,生孩子,结婚,一辈子就毁了。”
回新疆时,班主任何炳珠担任“押运”,和十几位同学一起坐火车回去,这也是文化部的要求,整个班“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一个都不能少。
话剧团本来工作就不多,一下子回来10几个毕业生,更没事干了,一群20几岁的大孩子在剧团里晃来晃去,不知道干什么。
话剧团团长也是中戏毕业的,看着这些孩子一个一个过来说:“想回北京。”知道最终也留不住,毕竟是十年合同,晃悠晃悠青春就没了,于心不忍,就想了折衷的办法:“漂就漂去吧,但人走了,关系还要留在新疆,也不给你们算停薪留职,你们一人一个月工资100多,这钱发给其他员工改善生活吧。”
13天后,这批学生一个一个都走了,大都回北京当了北漂。李亚鹏跟王学兵是早有蓄谋,回乌鲁木齐前就把行李都寄在北京同学那里了,他们知道很快会杀回来。
只有陈建斌,把所有行李一件不落地带回乌鲁木齐,他说:“我要回北京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回来,我不要当盲流”。其实他也不知道怎么能堂堂正正地回来,他胆子小,根本不敢回北京。
陈建斌已经计划将来开个饭馆,或者找个别的工作上个班,然后结婚生子。他在乌鲁木齐待了一年,浑浑噩噩,他的同班同学兼初恋女友也离开了他。
到了1995年,老师给陈建斌打电话,让他回来考研。神奇的是,那之前中戏的表演系研究生10年没招生了,原因是根本没人报名。一看可以名正言顺回北京,陈建斌求之不得。但是他的英语成绩很烂,考试时所有选择题都蒙着填了B或C,最后竟然也过关了,稀里糊涂就当上了研究生。当然他的专业很不错,而学校确实也需要招一个研究生。第二年考研大军激增,他的同班同学英语比他好得多,再报考同一专业都落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