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教育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作者: 阿了个狸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16:53 被阅读0次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今夜微凉,修改完之前备好的课程,瞧瞧时间,喔,又是新的一天了。准备关机洗洗,却发现微信的图标还在闪烁,于是点开,看到一位家长暖心的晚安。于是嘴角忍不住微微扬起。

    今天跟一位家长聊起敬畏这个话题,感慨颇多。

    曾国藩曾经说“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我深以为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教师是一项非常神圣的职业,我们许多的举动都会直接作用到我们周围的孩子,并且影响着他们。因为心怀敬畏,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总在不断地要求自己在学生面前呈现出自己最美好的样子。我相信我的绝大多数同行也与我们做着类似或同样的事。为一张教学计划苦思冥想;为一堂40分钟的课程足够精彩,绞尽脑汁。我们有把草原上的孩子带回校园的宋玉刚老师,有生患重病仍然坚持上课的朱幼芳老师,有保护学生自身却遭遇残疾的张丽莉老师……教育是一条由无数条小路汇成的长长的路,怀着敬畏之心,我们借鉴学习那些走在前列优秀的老师脚步,也一步步摸索着自己的路。

    这几年,随着自己机构各项工作业务的不断拓展,我幸运地遇到了越来越多优秀的教育人士。他们中有的是大学里的教授,有些是创办了教育机构的企业家,有些是小初高的在职老师,有的是农村山区的志愿老师,还有的是撒落在各个小区的托教老师。

    如果说教育者的敬畏之心是其优秀的教学质量的源泉,那么享受教育所带来的好处的学生、家庭所存有的敬畏之心则是教育源泉得以持续、深化的保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于教育的敬畏决定着孩子对于学习对于老师的态度。 南朝宋范晔在《后汉书·孔僖传》中道:“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也这样写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像“ 程门立雪”、“马门立雨”这样的典故也是在我们的历史长廊里栩栩生辉。然而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我见到过一些也许在我个人来比较怪诞的现象。孩子在学校的课堂上严重违纪,老师跟家长反馈情况,希望与家长共同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却反遭家长投诉,受到学校处分的。我见过有一些家长或者学生,似乎对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存在看法。这个老师教学态度怎么怎么样,那个老师教学方法怎么样。而托教行业的教师似乎境况则更为糟糕。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去托管?

    早期的托管大多是因为家长没有时间看管孩子而产生的,不论是教师资质还是环境条件相对都比较匮乏。而随着时代变迁,托管朝着托教与安亲系列班型转型,各方面条件都在不断朝良性方向发展。把孩子放托管,不再仅仅是由于家长自身看管孩子时间不够,更多的是家长意识到自身专业教学类知识的匮乏,从而希望将孩子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专门的辅导。于是管吃管住管学习管行为管习惯管孩子持续发展的新一批托教机构产生了,与此出现的还有一大批托教职工。用一位家长的话来说,有些孩子待在托教机构跟老师相处的时间都比跟家长相处的时间多得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托教这个行业、托教老师这个职业对孩子未来成长有着深远密切的联系。

    而像这样一个对孩子影响深远、给予家长们教育支持的大帮手应当倍受大家的尊敬。然,事实上,普遍的现象却是这个按理应当被家长们格外重视的职业似乎变成了人人可以随意点评指挥的了。这里老师如何,那里老师怎样……家长一跃而成为服务买单的上帝,而有些孩子对老师更是“指点有佳”。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在这种一开始就不被认可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来认同并接受老师的教育,如何让家长们全心地与老师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出力呢?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那么,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大旗下,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作为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审视自己的思想、关注自己的行为呢?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教育机构应当切实地承担责任;教师应当心怀大爱做好本职;家长应当链接各方,做好引导;学生应当笃学谦逊,健康成长。

    我愿意,你是否愿意?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xg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