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03-22读书打卡第七天

2020-03-22读书打卡第七天

作者: 千千结xt | 来源:发表于2020-03-22 06:17 被阅读0次

读王鼎钧《四馀读书记》一文摘要(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书滋味》)  其一

【这篇文章特别好,值得反复读。文章中从品评别的作家的散文谈起,时有隽言妙语,不乏真知灼见。】

1、古人“三馀读书”:夜者昼之馀,雨者晴之馀,冬者岁之馀,我加上一条:“老者生之馀”,故曰“四馀”。

【网上百度了一下出处:董遇“三余”勤读,出自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

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有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作者引用又不囿于古人而有所引申。让我回忆起了大学时代母校有个三馀读书社,后悔那时候读书太少而且没有和同学们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如今说什么都晚了。】

2、我们常说文学作品批判人生,诠释人生,反映人生,思想起来,品味人生也是很好的态度和角度,读者觉得更为轻松而贴心。

【“品味”这个词本身就值得细细品味,汉语里有些词语让人琢磨起来感觉韵味无穷,放到一定语境中更是如此。这可能也是文学本身的魅力之一吧。】

3、我一向劝人小说成书不宜太薄,散文成书不宜太厚。

【又是作者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我关注小说不多,不过我觉得仿佛路好的短篇小说也可以让人回味无穷,譬如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是经典。后半句我严重同意,我个人也不喜欢长篇大论的散文,动辄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是什么真本事,只能说明作者头脑不清楚、对问题思考不明白,抑或写作水平有待提高。我更喜欢“小书”,例如北京出版社的一系列“大家小书”,书都不厚,我最喜欢的李长之先生的《鲁迅批判》不过12万字。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大部头的专业书籍或学术著作毕竟受众面比较窄,大多数人可能更注重阅读的消遣性。还有就是我以为文章总是有余韵的好,“言有尽而意无穷”不止试用于写诗词,这就要求文字的简洁凝练。】

4、他写荷兰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皆疏朗潇洒,写赴宴、理发、遇小偷、上教堂、骑单车、逛旧货摊皆从容幽默,读来入口即化,不反胃,不打嗝,不沾牙。读到最后“能够感谢其实也是一种幸福”,味如回甘,……并非回“甜”,甘旁无舌,已超出感官。

【这段文字算得上妙语了。一是修辞的运用,通感,读来沁人心脾,二是文字写的很从容,游刃有余。说到“味如回甘”,我不禁想起有一次去孟姐的茶馆,正巧有位客人,喝茶的时候,孟姐问我这茶怎么样。其实我平时喝茶很少,感觉有点特别可是又形容不出。后来她说了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刻。她说:“你仔细感觉一下,看有没有为有暗香来的味道。”当时我愣了一下,这茶确实是刚开始感觉有点涩,但是咽下去以后就又“回甘”,那滋味得细细品味,不是糖的甜,而是有点像嚼了半天馒头慢慢尝出麦芽糖的味道。比喻可能不大贴切,不过拿古诗来形容品茶,倒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了。】

5、文学理论巍巍乎高哉,多数读者的愿望很平实,只求“有味”。平淡无妨,只要淡而有味。

【想起林语堂先生说过,几日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可知世上有味的人还是太少。至于平淡,苏东坡在《与侄书》中说:“平淡乃绚烂之极也”。他还说过:“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似乎从平淡到绚烂再复归平淡是人们公认的写作的阶段,这有点禅宗的味道。书法上也类似,孙过庭《书谱》有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如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感觉这里的“平正”和文章的“平淡”意思接近。《人物志》里也有这样的话:“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可见平淡并非是一种常人随便就能企及的境界。回到散文上,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应该算是一种这样的境界。平时人们写作,又是推敲又是修改,遣词造句反复斟酌,“语不惊人死不休”,不难让读者眼前一亮,但是也明显能看出“用力”的痕迹。套用吴军先生的话,文章“绚烂”更多倚赖于写作的技术,再到“平淡”则提升到艺术的水平,可遇不可求了。】

(又:今天文章比较长,分两部分写吧。)

2020.03.22    6: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3-22读书打卡第七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kxm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