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不喜欢列提纲。
非常非常不喜欢!
写稿一年,其中是列提纲写的,估计也就只有十分之一。
本身我是感性思维多过理性思维,所以每次写,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些比较煽情的字句,也就所谓的“骚话”,虽然我也承认逻辑很重要,但当要特意把它拿出来说事的时候,就成了问题,会一直盯着“逻辑”两个字,迟迟无法动笔,因为我根本就不理解它是什么……
以前自己业余写着玩的时候,也会大概布局,我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是“逻辑”,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层层递进,但不会可以去寻找一个落点,会特别去强调自己想要表达一个怎样的观点。
但总的来说,心里有底,只是没列出提纲,加上没啥压力,自己写的时候,真的挺溜的,有时候感觉来了,咔咔一顿写,2千多字就搞定了。
但是现在写东西不能随心,而且写之前要报选题,一定要有一个强观点,要不就很难过选题。
所以当兴趣变成工作的时候,这时候更强调的是效率,而提纲就是很有效的工具。
我之前一直困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这三者之间形成一种逻辑关系,但是我没办法套用到每篇文章里面。
应该说,我挺古板,刻板,死脑筋的……
就是提到一样东西,我要不就得花很长时间去了解它,要不就是一直找不到理解的门路,要不就是理解不得当,一直在外围打转,真的觉得太疲惫吃力……
直到前两天,因为时间紧迫,我还是觉得要列下提纲再写,把素材都筛选出来分类之后,我几乎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想不出提纲就不动笔。
当时是写一部纪录片,关于老师与学生的故事。
这个选题其实拖了有一阵子,加上我头两遍都是在记录素材,所以第三遍看的时候,相对来说轻松点,也就开始想清楚要从老师这个主角,去理出一条线索出来。
电影一开始是老师和学生各种相处的细节,很有爱,也很令人向往的学习氛围。
接着讲这个老师为学生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心血,然后再接这个老师一些比较令人惊讶的点,比如他并不是一心热爱老师这个职业,他对学校有排斥,他也需要养家糊口,渐渐再把他个人的真实性拉出来……
到最后再回归到教育是双向奔赴的过程,只有彼此真诚的付出,才能促进小孩的成长。
那个下午把这些东西大概梳理清楚之后,心里就镇定很多,虽然知道中间需要去分配素材填充进去,但自己也有了比较从容的心态,后面只用了两天把它写完。
也不算写的很快,但是感觉第一次尝到了列提纲的甜头,而且列提纲,其实是自己要怎么去把一件事说清楚,当中一定有一条线是牵引着大家去看这篇文章的,所以觉得提纲是文章的骨架,还是挺重要的,文章的整体立起来之后,该往哪里填充什么,自然也就方便多了。
应该说,我并不是不喜欢列提纲,而是之前太盯死逻辑两个字,但逻辑并不仅仅是因为所以,提纲里面,逻辑只是其中一样东西,我虽然还没法完全掌握提纲和逻辑,但是比起之前,还是想把这个工具使用起来,因为工作真不比自己写东西。
我也尽量在文字面前保持真诚,但终归还是自己写东西不同,只是希望能在这份工作里面,能够学到一些对写作有用的,不要被反噬和捆绑,因为我经常是这样不镇定的人。
说实话,我已经忘了自己写东西的那种自如和自己的一贯套路,可惜的是失去自己的风格,成为别人的附庸和影子,但这不是我想要,我还是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做回自己,而不是用别人的名字写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