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作者: 李源1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14:28 被阅读0次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作品赏析【注释】: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1]:音帽����,有选择之意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通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聂石樵)

    -------------------------------------------------

    1.关关:水鸟叫声。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2.洲:河中沙洲。

    3.窈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

    4.好逑(qiú):理想的配偶。逑����,配偶。

    5.参差:长短不齐。荇(xìnɡ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6.流:顺水势采摘。

    7.寤(wù务):睡醒;寐:睡着。

    8.思:语助。服:思念、牵挂。

    9.悠:忧思貌。

    10.辗:半转。反侧:反身����,侧身。

    11.友:交好。

    12.芼(mào):选择����,采摘。

    题解: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

    在那河中小岛上。

    善良美丽的少女����

    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

    顺流两边去采收。

    善良美丽的少女����

    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

    日夜心头在挂牵。

    长夜漫漫不到头����

    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

    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少女����

    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

    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少女����

    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一】

    诗文欣赏说《诗经·关雎》

    吴小如

    ^^1

    近年赏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以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对台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以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统治阶级删除淘汰。我则以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乐谱去牵合。《关雎》之所以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淫。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节日����,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杀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统治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2

    从古以来����,《关雎》就有两种分章的方式。一种是每四句为一章����,全诗共五章。另一种是分为三章����,第一章四句����,第二、第三章各八句。从文义看����,我倾向于第二种分法。第一章是总述����,态度比较客观;第二、三章则从男主人公方面落笔����,先说他在未得淑女时思念之苦����,连觉也睡不着;然后再说他求得淑女与之成婚以后����,他将千方百计同她鱼水和谐����,使她心情欢乐舒畅。如果说第二章近于现实主义的描写����,那么第三章便带有浪漫主义情调����,抒情主人公乃为爱情获得成功的美好前景而陶醉了。

    讲到这首诗的表现形式����,历来也有两种意见。即在赋、比、兴几种表现手法中����,有人认为“关关雎鸠”两句和“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描写是比兴����,由河洲的禽鸟和水中的荇菜“兴”起君子求淑女的愿望����,这就是诗的主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此诗干脆自始至终都是“赋”。而说它的手法是“赋”的����,又有两种解释。一是古人旧说����,认为采荇菜的活动本是贵族妇女(包括后妃以及嫔妾)应做的“本职工作”����,所以是“赋”;二是今人新说����,认为这是一首写实的情歌����,小伙子看上了河上采荇菜的劳动少女����,于是表示了爱慕之情����,无论“雎鸠”的鸣声也好����,采荇菜的场面也好����,都是“君子”身临其境耳闻目见的����,当然属于“直陈其事”的“赋”了。这些说法都能言之成理����,读者不妨互参。

    不过如让我讲这首诗����,我倒比较倾向于“比兴”说。所谓比兴手法����,特别是“兴”����,并不是诗人在实际生活之外凭空找来点什么填塞入诗����,而是以即目所见、倾耳所闻的当前实际景物做为抒发思想感情的媒介����,顺带着产生了联想。我们可以承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人眼前实景����,但这一对在河洲上互相依偎着一唱一和的水鸟����,自然会引起未婚青年男子迫切寻找淑女以为配偶的强烈意愿。诗人在选择诗料时单单看中了“关关雎鸠”����,这本身就体现了“比兴”的作用。否则诗人为什么不写别的呢?换言之����,也只有写互相鸣和的一对水禽才与这首诗的主题合拍����,才算得上典型化。如果硬把它限制在“赋”的框框里����,反倒近于自然主义的解释了。

    我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以及“采之”、“芼之”也讲成比兴手法����,是以字、词的训诂为依据的。古人大都把“流”、“采”、“芼”讲成同义词����,即都有“寻求”、“采摘”和“择取”的意思。“流”之训“求”����,从西汉的刘向(他是治《鲁诗》的)����,东汉的高诱(说详《吕氏春秋注》)����,到清代的马瑞辰(著有《毛诗传笺通释》)����,都有考证����,而且比较可信。比如《说苑》中《越人歌》的汉译就有一句“搴流中洲”(这一句是经过校订的)����,这里的“搴流”即为同义复合词����,“搴”和“流”都作采摘讲。可是朱熹的《诗集传》则兼用“流”字本义����,认为这句是指顺着流水去择取荇菜。此说虽遭清人(如姚际恒)非议����,我倒觉得朱熹的讲法是从实际生活出发的。至于“芼”����,旧注亦训“择”����,朱熹却据董逌《广川诗故》解“芼”为“熟而荐之”。我觉得此解亦近理。在现代汉语中����,特别是北京方言����,我们经常还听到用沸滚水把菜蔬“芼”(mào)一下的说法。即等水烧开后把生的菜放进去����,“芼”之使熟����,随即捞出。由此可见����,荇菜的从“流”到“采”����,从“采”到“芼”����,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左右”本指人的左右手����,引申为左右两边。人们劳动����,大抵双手兼用����,尤其是采摘或捧掬菜蔬的时候����,总是左右手同时并举。这也属生活常识����,无劳辞费。

    训诂既明����,然后讲诗。荇菜之被采摘����,犹淑女之被君子所选中。开始采时����,在水中左一把右一把����,顺水捞来捞去����,方向无定;一似男之求女����,一上来还没有找到明确目标����,只能慢慢物色����,宛如在水中寻求中意的荇菜。及至“采”时����,则目标已明����,看准后便采到手了。既采之后����,就要“芼”它一下����,使之成为可食之物����,亦即是说只等婚期一到����,共同生活便将开始了。我所以把它讲成比兴����,正是从字、词的训诂上体会出来的。

    ^^3

    下面简单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此诗言切而意婉����,尤其是第三章����,男主人公对所思女子真是设想得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第一章“窈窕淑女”二句����,直往直来����,连个小弯儿也不拐。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后来的剧作家代剧中人立言����,说“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反嫌说得太露;而《关雎》的作者却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这真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了。难得的是这乃属于典型的东方式的、我国传统的正常恋爱观����,即他所盼望的是同淑女成为夫妇(用“好逑”字样可证)����,而不仅仅是做为情侣(这同《郑风》里的作品就不同了!)����,这固然有封建统治阶级的烙印����,却也体现了汉民族的传统特色。

    1950年我曾在大学里教过一年《毛诗》专题课����,承废名师(冯文炳先生)把他的讲义手稿惠借给我����,其中讲《关雎》的一段居然幸存至今����,谨转录于下即做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兴”是现实主义的技巧����,是不错的。这首诗即河洲之物而起兴����,显见为民间产物;采荇尤见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能是女性)。我们对于采荇不免陌生����,但采莲蓬、采藕、采菱的生活我们能体会。先是顺流而取����,再则采到手����,再则煮熟了端上来。表示虽然一件小小事情也不容易做(正是劳动的真精神)����,这就象征了君子求淑女的心情与周折。等到生米煮成熟饭����,正是“钟鼓乐之”的时候了����,意味该多么深长!同时这种工作是眼前事实����,并非虚拟幻想����,一面写实一面又象征����,此所以为比兴之正格����,这才是中国诗的长处。后妃固然主德����,但后妃哪里梦见“采荇”的乐趣����,也未必看得见“雎鸠”的比翼双飞。不过采诗入乐����,“太师”的眼光总算够好的。可惜古人不懂得“向人民学习”罢了。(小如按:此段文字乃转摘自我的一份劫后残存的讲稿中����,当时是把先生的意思做为自己的话写下来的����,因此可能与原文略有出入����,读者鉴之。)

    【赏析三】

      《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你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呢?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孔子《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如此说来����,《关雎》之义大矣!这种理解究竟有多少道理呢?我们暂且撇下����,先从诗歌本身说起。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显然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据我看来����,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我们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窍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不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吗?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呀!

      那么����,这首诗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呢?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札记·礼运》)����,孔夫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老夫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譬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被锁深闺、为怀春之情而痛苦时����,就从《关雎》中为自己的人生梦想找出了理由——当然����,实际上她已经走得很远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ag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