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462353/0a97661c0285f467.jpg)
文︱林凯明
很显然,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写过的俗不可耐的题目,却是生为人子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书写一番的文章。其实我早在很多年前,就想写写我的父亲母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拖到现在。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变化恰是我们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小缩影。
我的父亲母亲,是一对很普通很普通的平头百姓。他们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晋江县蚶江镇蚶江村——福建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农村。他们家庭穷苦,生性胆小,为人本分,打我记事起,他们都是与人为善,勤勉生活。比较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结合竟然是自由恋爱的结果。
在上世纪70年代,这是比较罕见的。听说那时的父亲,是生产队里屈指可数的拖拉机手,长得又很帅气,因此获得了母亲的芳心,两家便结为秦晋之好。父亲性格内向,喜欢喝酒,不擅长与人沟通,母亲则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亲切。用现在的观点来说,他们的婚姻属于互补型。
不过,在我们兄弟俩眼里,他们年轻的时候,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我们是看着他们吵架长大的。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或许是父亲经常喝醉酒的缘故,这后一点经常是他们吵架的导火线!父亲喝醉酒肯定是有其原因的,但是他是个闷葫芦。所以吵架便成为很正常的事情。
他们吵得最凶的时候,大概是我上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那段时间,后来我总结了,他们的吵架也有几点好处,让我们终身铭记。一、这酗酒绝对不是好东西,我们从小对它深恶痛绝。二、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一定要好好说话,好好沟通。三、他们的吵架,让我们心智早熟,内心很早就很强大。
我们甚至都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过得不开心,我们其实更希望他们趁早离婚!各自解脱!他们解脱,我们也解脱!虽说他们经常吵架,但是对我们的爱却不减半分!那时他们手头时常很紧,但是作为儿子的我们却一点都没穷过。别人有的,我们也都有,平均水平没有问题。
特别是我们高中开始到市区求学,母亲还经常给我们送吃送喝的,尤其是临近高考的时候,三天两头搭车往学校跑。到了我弟的时候,又如此这般再来一遍。现在回头想想,实在是辛苦得很!真后悔,那个时候没有好好多念点书,考个更好的大学来报答他们。还好,这最近的十来年,我们一直陪伴着他们,其实也是他们在帮衬着我们。
在我看来,我们家有两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1990年,那时我的父亲35岁,我10岁,我们搬了新房子并用其中的一个店面开了食杂铺,房子就在蚶江镇区主街道,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太大的发展,不过日子开始慢慢好起来了。后来,他们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慢慢变好了。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吵累了,反正他们该吵就吵,就是不离不弃。
第二个节点是2006年,那时我的父亲51岁,我26岁,我们家决定翻建房子并把楼下店面租给了安踏泉州分公司,租期十年。我们家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的父亲母亲从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转为给我们张罗结婚生孩子。这个阶段的他们,感情似乎越来越好。
感谢上苍的安排,我们兄弟俩竟然很快就如他们所愿,接连觅得良缘结婚生子了。从2009年起,他们开始台湾、江苏、香港、澳门、北京等随团或随我们各地去旅行,喝午茶喝咖啡逛商场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十年之间,他们拥有了三女一男四个漂亮的孙女孙儿。他们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帮忙我们把几个宝贝拉扯大了。
我一直觉得我和我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以及自由的发展,与父亲母亲的民主和开明是分不开的。因为他们不懂,所以常常让我们自己想好了拿主意!我们也因此习惯了自己思考自己作主!我一一实现自己的梦想,包括成为私人教练,包括和阿蓝结婚,包括开创各种新项目,也是和他们无条件的支持分不开的。
他们现在富足悠闲的老年生活,让周围的很多人羡慕!我也很为自己当年决定回来小石狮服务家乡人民并陪伴父母生活而庆幸!其实我们都只是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一言以蔽之: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做得再多,也难以报答父母的恩情!我只是想通过这篇短文,对我的父亲母亲说一句: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
福建土人林凯明2018年6月17日父亲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