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误解:
我一直以为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的是人先要满足生存物质的需要,然后再有社会的需要,最后再有价值需要。有一个明显的先后顺序,但实际上我想错了。
这些需要,人都是要有的,而且是同时都需要的。只是分层不同而已,生存、物质需要是底层的,价值需要是高层的。
一旦人有了高层的价值需要,那么他对底层的物质生活需要就没有那么强烈。所以我们在人类历史上可以找得到像陶渊明,朱自清,还有焦裕禄式的人。
就拿焦裕禄,他图什么,到最后他病成那样,拿桌子角顶着自己的疼痛部位,一直坚持着工作。他挣了多少钱,有几平方的房子,给孩子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物质财富?
这都是因为他满足了高层的价值需要,他对底层的这些都不在乎。
而换到当今社会,我们能看到有一些贪官,他们贪污了很多的钱,把钱藏在墙里面,放在床底下,但他也不花,他知道那是犯罪,被查出来会坐牢的,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
想一想为什么?因为他在高层的价值上面,得不到满足。他只能转而求其次拼命地,向下层的需求转移,在物质领域使劲捞。
到这里,我发现对于人来说,生命的价值感是很关键的,需要不停的寻找自我的价值,让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得到满足,在社会上有了意义,这样的人才能够活得有干劲,是动力十足,朝气蓬勃的。
又想起屈原的那句话:“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也有价值教育,但是效果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有一次我在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群里面发了一篇有关励志的文章,结果下面吐槽声一片,文章被打开的可能性不大。
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们一听到这些有关价值观,有关励志的东西都会自动的把这些感官关上。
仔细想想原因也很简单,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一次的说教能够成功!
如果你只是被简单的说教,就被说服的话,只能说明你是幼稚的,你的头脑里是空白的一片。这也是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是最佳的教育期的原因。
这一切只说明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要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只能通过自己不停的寻找,这件事只能是自发的,通过外界的灌输,外界的说教起的作用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