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各种聚会争相粉墨登场。大家都瞄准春节这几天的假期组织聚会,因为过了今年的春节,就要再等一年,谁都不愿错过这个机会。而其中有一类聚会好像是一个保留的项目,年年都有,那就是同学会。
有关同学聚会的各种场面这段时间在朋友圈也天天可见。对于这种聚会,大家见仁见智,有人欢喜有人忧。个中滋味,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今年也参加同学聚会。我们这班同学自从十多年前开了第一次同学会,以后就非常有规律地召开。由于参加的人员比较稳定,对彼此的近况也都比较了解,所以在我看来这同学会好像就成了一种公式化的活动,没有期待,没有惊喜,更没有未知数了。
我今年参加同学聚会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往年的事,导致心情一开始很扫兴。而同学会结束后,换个角度看问题,却又有新的收获。
我们每一次聚会的形式和地点都不一样。这一次聚会的地点,是在市区的富丽公园,距我居住的地方有好几公里,我从没单独去过,不认得路。所以便有了这一路征程艰难。
聚会之前,我就跟孩子他爸商量如何去的交通问题。
我第一次跟孩子他爸说,我要到富丽公园参加聚会,我不认得路。他爸说很容易走,然后就给我介绍了路程方向。我沉默,这不是我要的答案。
第二次我跟他爸说我不认得路,他爸说你可以坐三轮车去。我再次沉默,这不是我要的答案。
第三次我跟他爸说我不认得路,他爸说你开摩托车,可以手机导航。我说我的摩托车是报废车,会被交警抓。
这一次,他爸沉默。我却无法沉默了。我说这么近的路,你又认得,你就不能送我们(我和儿子)去吗?他爸爽快地说好的好的。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但我还是忍不住加上一句:不早说!
早上9点多从家里出发。他爸直接把我们母子带到凤山军区(与目的地相背而行)。我看看方向不对,就建议去问军区的守卫。儿子说:不能去问,士兵太严肃了,会打我们的。既然儿子害怕,那就不问了,自己摸索。
兜了一圈,又到了什么看守所,然后往回折。
他爸说我知道该怎么走了,就带我们走小道,终点是——垃圾堆。
我们又原路折回,走大路。看看这一次方向好像对了,他爸便边走边介绍周围的建筑物。
经过一所高级中学,他爸对儿子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争取到这里来读;经过高档住宅区,他爸又鼓励儿子将来要好好赚钱,争取到这个地方来住……
因为他爸开错了路,走了很长时间,我坐摩托车已经坐得两腿酸麻。憋了半天,我忍不住了,说:你什么地方都认识,就是不认识富丽公园。
终于到了富丽公园门口,已是11点多了,转了近两小时的弯路!我的发型啊,都被头盔压得凌乱变形了,而且腰酸腿麻,一时之间站立不稳。
这个时刻,我多么羡慕那些滋润优雅地坐在丈夫轿车里的女人啊!但是转头看见他爸那因为有点冷、又因为不断迷路而比我还紧张的神情,心里又有了暖意。能耐心陪我走这么长的弯路、还坚持把我送达的,舍此子其谁?心里忽然有种“执子之手”的冲动。
由于我们迟到,其他同学已经在那里聚会了。天气好,又是户外活动,同学会轻松愉快,品茶叙旧。春暖花开,欢声笑语。
我跟其他同学礼节性地打过招呼,就自然而然地跟我读书时的死党阿敏粘在一起,话及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老公儿子,家庭工作,过去现在,畅所欲言。
阿敏聊到,多年以前我们曾经商量要不要出某一笔两百元的开销。阿敏说,我当时说这两百块钱不能花,要花的话,还不如拿去买六合彩(这是我们经常开的玩笑)。我一听一愣:我说过这样的话吗?然后反应过来,这话确实带着我的个人标志啊!便忍不住大笑,好像回到当时的情形,心情无比畅快。
生活中常常会碰到类似这样的情形。一个人不经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自己可能已经忘记了,却有可能留在另一个人的记忆里,甚至有时候还会成为某个特定时期的一种力量,人与人之间便相互的存在对方的记忆里。不管生活的小舟将各自带往何方,这最终都能成为一种纯净的记忆。
这种记忆,无关乎金钱地位,无关乎家庭儿女,无关乎容颜衣饰。这种记忆,就这样静静地存在着,成为生活的积淀,让生命因此而厚实,而绚丽。
同学会结束后,他爸准时来接我们回家。归程一路顺利。
这一次的同学会,我收获的不仅是与同学欢聚的欢乐,更重要的是孩子他爸带给我的心灵感受。他这一路的护送,让我感受到他的耐心、包容,和坚持。这个时候,我觉得,夫妻间钱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当我需要的时候,他就在。这就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