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想提升自己的理财技能,我准备开始踏入股市。在我过去的认知里,炒股就是个又复杂又亏钱的玩意儿,碰都不敢碰。但是随着我理财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接触理财方面的东西越来越多,才慢慢意识到过去的想法是多么片面。
但是毕竟对股票完全不懂,也不敢贸然杀进股海。于是就开始读一些投资股市相关的书籍,也会跟身边炒股的朋友请教一些经验,有人就给我推荐了《漫步华尔街》这本书。
老实说,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大概花11个小时看了一半就放弃了,心想着这个作者是啥意思,既看不起技术派也觉得价值投资派是扯淡,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书啊,再加上中间还有一些生硬难懂的内容,看起来实在不是那么的流畅,于是我就不看了。但不看了之后,我又心里老想着这事,咋能就这样放弃了呢,那之前看的11个小时不是就白看了吗,况且这书不是还挺经典的吗,你怎么就看不进去呢?磨叽了一周,我又重新打开,并且集中精力再看了下去。这次看确实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首先,作者肯定了“投资普通股作为一种投资工具,不仅在过去提供丰厚的长期回报,而且在今后的岁月里,仍可能是最好的投资选择。”但是文中,作者用了很大一段篇幅讲述了,不管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绝大多数投资人想要在个股市场获得超额收益,基本不太现实,因为风险太高了,到处都是坑。
难道因为股市风险太大,我们就不投资股市了吗?显然作者也不是这个意思。作者用过往历史上的惨痛泡沫事件,投机事件等等告诉我们:“只要简单地买入持有大型市场指数的成分股,是专业投资组合经理也难以战胜的一个投资策略。”也就是购买指数基金。
这里说的关键点是,你不太可能战胜市场。战胜市场如此稀有,看起来仿佛是在一个大干草堆中寻找一根针。更为可能的选择是买下整个大干草堆,也就是说,买一下一只指数基金,这只基金只是简单地买入持有某个股市大型指数的所有成分股。
另外,这本书还有一个对我启发很深的点就是:一个人必须根据自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制定不同的投资策略。也就是不同的年龄段,资产配置一定是不一样的,年轻又能赚钱的阶段,投资应该要更激进点,因为要想增加投资回报,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实现。因为年轻,来日方长,可以安然度过一个个投资周期的波峰和浪谷,也有很多时间去工作挣钱。
作者还给出了一份他的投资指南建议(其中股票是指涵盖范围广泛的整体股市指数基金):
1、 年龄25岁左右,抗风险能力强,在你的资产配置中应该:股票占比70%,债券15%,房地产投资信托10%,现金占比5%;
2、 年龄在35岁-45岁,处于中年危机:股票占比65%,债券20%,房地产投资信托10%,现金占比5%;
3、 年龄55岁左右:股票占比55%,债券27.5%,房地产12.5%,现金占比5%;
4、 年龄65岁以后,风险能力很小还需要防止发生重大医疗费用,股票占比40%,债券35%,房地产15%,现金10%。
上述作者根据不同年龄段在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建议,我是真的觉得特别有参考价值,当然也由于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70年代,时间相对比较早了,但是作者的投资思路对于现在的我们还是有很大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