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教师基于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任务而规划好的过程设计。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应以此为依据。而在具体实施阶段,也要注意根据具体学情,做适时微调。
笔者今天教学人教版二下《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没括号,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时,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7+4×3后,我要求学生在草稿本(真正的课堂练习本)上脱式计算上题。学生很快完成,并拿于我检查,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出现了下列书写形式:
适时调整 力争更好我想也很正常,因为受上节课的影响,但我没有加以评论,而是在黑板上继续出了一题:17-4×3,要求孩子们独立完成,这时孩子并没有把第一次运算结果12写在左边了。
适时调整 力争更好我把学生作品投到大屏幕上,首先让大家观察这两道题的异同:一个数字变了,还有一个运算符号加变减了。相同的是都先算4×3。一位同学说:两个12写的位置不同。千呼万唤使出来,为什么写得位置不同,哪一个比较好?我没有用对错来评判,其实对于加法运算调换加数位置不会影响结果。
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说都可以,也有说第一个不行,理由是题目是7加4与3的积,而这里变成了4与3的积加7了,所以不行。我非常佩服这位同学的思路,如此清晰并表达这样完整。还有理由如果先写12,后一题就没法减17了,所以应该先抄下7+和17-。
在此细节的教学中,没有过多的说教,更没有批评。而是通过孩子们对题目的对比分析,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在对话与领悟中掌握书写格式,以达到预期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