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尔·盖茨弯腰从讲台下拿出一个装着黄棕色物体的封口玻璃瓶,放在自己的右手边,台下是衣冠鲜亮正襟危坐的听众。这位创立了微软的神童如今已是耳顺之年的老人,距离他的退隐也过去了10年,即便如此他的一言一行依然是举足轻重的。
“这是一个装着人类排泄物的瓶子。”盖茨缓缓开口,台下不知有多少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有一次我做演讲,放出过一群活蚊子。”盖茨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不过今天这东西我们就留在瓶子里吧。”
是的,当他的后辈们云集浙江乌镇参加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交流科技界的最新风潮时,当初激励他们走上科技创富这条路的老头儿在北京掏出了一罐翔。

不知新世代厕所博览会邀请到盖茨做嘉宾时,有没有预料到他会来这么一出,不过我们至少知道退隐后的这些年,他都把余热发挥到了什么地方。2011年,盖茨通过自己的基金会发起了一项挑战,目的是改善现有的马桶设计及污物处理方式,从而造福全世界不发达地区的数十亿人。在那些地区,粪便往往得不到妥善处理,进而污染水源、传播疾病,造成大量儿童营养和发育不良,甚至早夭。
实现一场“厕所革命”并不容易。大约175年前,当时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对粪便处理依然无能为力。伦敦在19世纪下半叶专门成立了一个机构,主持修建巨大的地下排污系统,这才结束了伦敦市民每天把排泄物往泰晤士河倾倒的历史,这座城市周而复始的霍乱流行也因此得到抑制。差不多在同一时候,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对巴黎的城市卫生系统也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但是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城市治污到今天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国家旅游局从2015年起提出了“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的口号,计划在三年内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5.7万座,这一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在不少农村地区,如厕条件还是不尽如人意。
盖茨对“厕所革命”显然是很上心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未想象过自己“对人类的大便能了解得这么多”。盖茨致力于发明和批量生产一种新型厕所,把粪便中的病原体进行更好的隔离,同时无需连接到大型污物处理系统就能独立处理粪便。目前新厕所的技术已经成熟,即将进行大规模推广。
当然,盖茨的身份之一还是商人,商人必须言利。据盖茨基金会估计,新型厕所面世后,将在未来10年形成一个价值60亿美元的市场,而中国既是主要市场之一,也是一个能提供廉价生产环节的地方。

盖茨基金会设计的新型马桶及排泄物处理系统由华盛顿的塞德伦科技公司开发,目前正在塞内加尔进行试点,这种马桶会将人类排泄物进行干燥处理,分离出的固体部分变为粉尘,液体部分通过蒸馏过滤,一部分变成非饮用水用于发电,另一部分变成饮用水。
2015年初盖茨曾公开饮用这种排泄物提纯后的饮用水,并大赞它的味道和矿泉水完全没差别。据盖茨当时介绍,一台排泄物处理设备每天能处理10万人的排泄物,产生8.6万公升饮用水并提供250千瓦电力。
从“喝尿”到“掏翔”,63岁的盖茨为了引领这场“厕所革命”可谓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不过先进的技术只是这场革命中的部分因素,解决技术问题之后他还需要面对心理和文化上的诸多问题。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盖茨一样,面不改色地把原料是屎尿的水喝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