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年,条件转好,工作和孩子是做父母谈论最多的话题。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关乎现在的幸福,一个值得期盼的孩子是关乎将来的幸福。可现实里却经常碰到这样的父母:“我也不笨,我的另一半也行,可为什么养的孩子却那么不争气呢?”走到他家里,豪奢气派,金碧辉煌,一切现代化的东西应有皆有,可就是少了一点东西——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是力量的源泉,是一汪活水甘冽!
孩子诞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如其说幸福,不如说是一种悲哀。试想一想,待在这样一个家庭之中面对的是享受,而不是思考和进取,孩子能成长提高吗?
我们经常羡慕姚明、易建联、李娜、邓亚萍等体育明星在荧屏上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感叹自己学了几十年英语还不敢开口,其实,他们这些人语言的天赋并不超常,只是有一个环境的浸润罢了。
回到我们所说的家庭中来,如果一个家庭致力于营造舒适的环境,孩子很自然就容易养成享乐的纨绔之性。营造一种勤劳、节俭的环境,孩子就容易形成勤奋、朴实之性。留半片屋,置两架书,营造一种书香气韵,孩子就容易变得懂思考而富有理性了。
记得孩子小的时候,搬过几次家,家具、电器换了一轮又一轮,可书没舍得丢一本。出门在外,闲极无聊到书摊捡回两本,用点零花钱,又打发了光阴。休息日,装装高雅,带着孩子到书屋闲逛,碰到心仪的,也买回两本和孩子抢着看,和家人分享读书的喜悦。这样的日积月累,这样的书香浸润,书是愈来愈多了,孩子也变得有思想、有头脑了。进入高中后,架上书的添加者主要不是我,而是他。那时手机还没那么方便,有时为了买到一本知晓的好书,他能跑到省城连走几家书店。
现在忆起这些往事,觉得很欣慰。投入不多,收获却很大,既装点了门面,又充实了头脑。比起那些高价请家教,大价钱择校的人,我以为——值。
也有做父母的不服气的争辩道,我买回的书他也不看呀,我有什么办法?在我看来,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一是做父母的不看书,父母没有作无意识的引导示范;二是功利性太强,买回来的都是与升学有关的书籍,对不了孩子的味口,适应不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三是习惯没有养成,家长在家教问题上缺乏恒心;四是书籍太少,内容偏窄,缺乏一种书香气场的浸润。
等到孩子进入初高中时,坏的习性已经形成,我们却来抱怨孩子。这里我要正告做父母的:不是孩子的错,是你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环境的建设上,你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失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