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曾经练习过,后来停下了。总是体会不到冥想的本质-----正念。以前理解正念的意义就是当下。我在思考,怎样让自己处在当下。念头不断的浮起消失。沉浸在过去,迷失在未来。越想把念头推开,它越清晰。
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中写到:痛苦源自对当下的批判,不能心平气和的接受当下,便是制造痛苦的根源。
就是说:习惯性用“否”看待问题,只有回到“是”上,抗拒就会消失,痛苦也就消失了。看似容易,做起来不容易。抗拒是无意识的,臣服是有意识的。从根源上说源自原生态家庭教育,还有过去的经历形成的记忆。这个记忆并不一定留在大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有记忆。
比如小时候,总想要父母陪你玩,但他们为了工作或者其他的事觉得你不该出现。那么在未来当我们感觉到被某个人排斥时,这个情绪的诱因就会出现。来主导当下的情绪,行为,态度。只要这个诱因一直都在,那么痛苦就一直都在。
没有从当下的角度看待,只是无意识的跟随这个诱因。说明是在用过去看待当下,那么当下就不在了。
当下的意义就是正念,正念是专注力,觉察力和心态的共同作用。当有了专注力,觉察力就会出现。专注的走路,觉察呼入时空气的湿冷,呼出时的温热。当专注力提升,觉察力就会变强。不会只停留在眼耳鼻舌身意的的表面,而是学会追踪内心的变化。
当愤怒来的时候,你觉察到了。就不会跟随着它,梳理它的起源,思考自己的角度,从二元思维中出离,直到变成一元思维。
当觉察力变强,对发生的事,就会从事实的角度看待。不会再去思考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在那里。没有那里,只有这里。你不再否定发生,也就不再否定自己。心态变得平和。
专注力,觉察力,心态又在不停的相互促进。持续的练习,会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更多的满足,更少的痛苦,积极的行为改变,甚至更好的帮助别人。
人们经常提到“利他”思维,如果没有正念,那么利他只是停留在这个词上,并不是不想利他,而是行为被无意识的情绪所控。利他也就体现不出来。真正的利他源于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处在当下的能力。
在写作的练习中,使正念的水平得到提升,也就容易进入到冥想之中。现在冥想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会持续的关注呼吸。没有念头的浮起,专注于眉心轮的位置。让自己处在空无当中。感受身心的愉悦。
这一切都是可以习得的,大脑可以像肌肉一样训练,无论你现在处在什么状态。你也根本不需要对情绪追因,只要持续的提升正念,情绪就会改变,能量就会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