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土的悲剧

作者: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08:45 被阅读0次

17秘本姜春华    18485560871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通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描绘了一个聪明,勇敢,能干,活泼的农村少年形象——闰土,反映了鲁迅先生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文章描写了鲁迅先生小时与闰土的玩乐之事,通过这些事件展现出少年之间的纯真与友谊,让鲁迅先生长大成年后一直惦念着这份情意。而当多年不见的好友再次重逢,一句“老爷”便形成了两人之间的鸿沟,从此拉开了两人的距离,儿时友情只能存在于记忆之中。两人之间的距离,让鲁迅先生感到不适,也表现出对现实环境的不满。

是什么让两人形成了如此距离?

1.当时中国所留下来的封建礼仪制度仍然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当人长大后便遵循其中的规矩

当鲁迅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故乡,再次见到多年未见的闰土时,闰土不再称呼他为“迅哥儿”,而是毕恭毕敬地叫了声“老爷”。其实这时的鲁迅既不是一个少爷,也不是一个老爷。当鲁迅的母亲让他依旧哥弟相称时,闰土却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从这里看出,当时还是讲究着等级分明的封建礼仪制度,人们仍旧遵循着封建制度所留下来的规矩,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身份较为看中,而不是相互平等的关系。

2.闰土自身的辛苦经历变的麻木。

成年后的闰土不再是那个英气勃勃的小英雄,他变成了一个木讷呆滞的木偶人,他过得辛苦,仿佛对一切之事都逆来顺受。不在是那小时候如万花筒一般的少年,充满着灵气,鲁迅通过闰土了解了很多新鲜稀奇事,比如海边有五色的贝壳,有两只脚的跳鱼等等。这都让鲁迅对这个少年充满了崇拜之意。那时,在鲁迅眼中,闰土更是一个项带银圈,手捏钢叉,勇敢刺猹的小英雄。而当生活的重担压在闰土的身上时,让一个还没有长大的少年承担着,其中的艰辛无法诉说,也只有默默承受。周而复始,对身边之事也就看淡,似乎人生也就如此,也只能按照这样生活着。思想也就变得麻木,呆滞。

3.闰土不再抱有希望或者把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东西身上。

看不到苦难的尽头,也便对生活不抱有希望,也就只为每天的生活奔波着。闰土此时心里也只想着对眼前的儿时玩伴毕恭毕敬,遵照着腐旧的礼仪制度。历经生活打磨后,对很多事情亦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变得得过且过。

                     

相关文章

  • 语文备课

    一、鲁迅《故乡》中年闰土悲剧的原因 闰土的年代正处于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期。闰土的悲剧是中国时代变革的...

  • 闰土的悲剧

    17秘本姜春华 18485560871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通过鲁迅先生的回忆,...

  • 闰土为什么缺土

    小学五年级学《少年闰土》,被闰土的能干打动,却也被闰土这个有些怪异的名字吸引。中学读《故乡》,再次读到闰土“闰月出...

  • 今夕何夕?酒后不知梦,思念原来是一场抄袭

    我何尝不思念闰土?但思念通常都是一种剽窃和抄袭。譬如闰土。其实我何尝懂闰土?闰土何尝懂我?横在我们当中的是时间,是...

  • 上学的时候读不懂鲁迅的闰土,在读闰土已是活到闰土的地步。深切的感受到来自闰土的木偶生活,来自房东的催租,来自信用卡...

  • 闰土

    现在要关注过去从来不关注的版块,比如化工,散户现在都盯着半导体,动不动就说科技股,不是说科技股逻辑不再,而是股价太...

  • 闰土

    鲁迅的《故乡》里面有一段话,描述多年不见的好友再次相见的场景: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

  • 闰土

    我今天接着一封信,是曾经的雇主家老太太写的,说是不久之后就要搬走了,迅哥儿要来接他们去外地,12日13日便到,若是...

  • 闰土

    他只能承受,只能忍耐,他尽量不去思考自己的不幸,尽量迅速地忘掉自己的困苦。他不再敢主动地去感受世界,思考生活,思考...

  • 闰土

    根据鲁迅先生文章《少年闰土》改编 小时候的我无忧无虑 叉 獾 猹 构成了我的童年 更是我欢乐的源泉 就像所有小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闰土的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u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