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iOS A/B Test介绍和使用

iOS A/B Test介绍和使用

作者: 张聪_2048 | 来源:发表于2020-12-02 18:35 被阅读0次

iOS A/B Test介绍和使用

一、什么是A/B Test

现在 App Store 中的应用,就像商场中的商品一样琳琅满目,可以解决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这时,你要想创新,或者做出比竞品更优秀的功能,是越来越不容易。所以,很多公司都必须去做一些实验,看看有哪些功能可以增强自己 App 的竞争力,又有哪些功能可以废弃掉。而进行这样的实验的主要方法,就是 A/B 测试。

A/B 测试,也叫桶测试或分流测试,指的是针对一个变量的两个版本 A 和 B,来测试用户的不同反应,从而判断出哪个版本更有效,类似统计学领域使用的双样本假设测试。简单地说,A/B 测试就是检查 App 的不同用户在使用不同版本的功能时,哪个版本的用户反馈最好。

比如,引导用户加入会员的按钮,要设置为什么颜色更能吸引他们加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 A/B 测试。产品接触的多了,我们自然清楚一个按钮的颜色,会影响到用户点击它,并进入会员介绍页面的概率。

二、App 开发中的 A/B Test

从 App 开发层面看,新版本发布频繁,基本上是每月或者每半月会发布一个版本。那么,新版本发布后,我们还需要观察界面调整后情况如何,性能问题修复后线上情况如何,新加功能使用情况如何等。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 A/B 测试来帮助我们分析这些情况,通过度量每个版本的测试数据,来确定下一个版本应该如何迭代。

对于 App 版本迭代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新版本总会在旧版本的基础上做修改。这里,我们可以把旧版本理解为 A/B 测试里的 A 版本,把新版本理解为 B 版本。在 A/B 测试中 A 版本和 B 版本会同时存在,B 版本一开始是将小部分用户放到 B 测试桶里,逐步扩大用户范围,通过分析 A 版本和 B 版本的数据,看哪个版本更接近期望的目标,最终确定用哪个版本。总的来说,A/B 测试就是以数据驱动的可回退的灰度方案,客观、安全、风险小,是一种成熟的试错机制。

一个 A/B Test 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

  • 策略服务,为策略制定者提供策略;
  • A/B 测试 SDK,集成在客户端内,用来处理上层业务去走不同的策略;
  • 日志系统,负责反馈策略结果供分析人员分析不同策略执行的结果

其中,策略服务包含了决策流程、策略维度。A/B 测试 SDK 将用户放在不同测试桶里,测试桶可以按照系统信息、地址位置、发布渠道等来划分。日志系统和策略服务,主要是用作服务端处理的,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

下图是 A/B 测试方案的结构图:

A:B 测试方案的结构图.png

三、A/B Test 技术方案

1、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png

2、服务端

服务端1.png
服务端2.png

3、APP端

APP端ABTest处理流程.png

4、大数据端

大数据端需要处理统计的数据有:

  • 符合灰度规则的用户数量
  • 符合灰度规则并启动了APP的用户数量
  • 符合灰度规则并启动了APP且在设置页面点击了【灰度验证】的用户数量
  • 进入测试页面A的用户数
  • 进入测试页面B的用户数

四、A/B Test iOS SDK

这里简单的写了一下逻辑,仅供参考,具体实现可能要复杂一些。开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再完善吧。

ZJHABTestManager.h 文件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 业务类型
typedef NS_ENUM(NSInteger, ZJHGrayUserKeyType) {
    ZJHGrayUserKeyTypeOne,   // 业务类型1
    ZJHGrayUserKeyTypeTwo,   // 业务类型2
    ZJHGrayUserKeyTypeThree  // 业务类型3
};

@interface ZJHABTestManager : NSObject

/// 初始化配置
+ (void)configGrayKeys;

/// 取值Bool
+ (BOOL)boolValueWithKeyType:(ZJHGrayUserKeyType)keyType;

/// 取值ABC
+ (NSInteger)abcValueWithKeyType:(ZJHGrayUserKeyType)keyType;

/// 取值Str
+ (NSString *)strValueWithKeyType:(ZJHGrayUserKeyType)keyType;

@end

ZJHABTestManager.m 文件

#import "ZJHABTestManager.h"

@interface ZJHABTestManager ()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Dictionary *typeKeyDict;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NSDictionary *dataDict;

@end

@implementation ZJHABTestManager

/// 单例
+ (ZJHABTestManager *)shareInstance {
    static ZJHABTestManager *grayUserManager;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Token;
    dispatch_once(&onceToken, ^{
        if (!grayUserManager) {
            grayUserManager = [[ZJHABTestManager alloc] init];
        }
    });
    return grayUserManager;
}

/// 初始化配置
+ (void)configGrayKeys {
    ZJHABTestManager *mgr = [ZJHABTestManager shareInstance];
    
    // 配置
    mgr.typeKeyDict = @{ @(ZJHGrayUserKeyTypeOne) : @"ZJHGrayUserKeyTypeOne",
                         @(ZJHGrayUserKeyTypeTwo) : @"ZJHGrayUserKeyTypeTwo",
                         @(ZJHGrayUserKeyTypeThree) : @"ZJHGrayUserKeyTypeThree" };
    
    // 取缓存数据
    mgr.dataDict =
    [[NSUserDefaults standardUserDefaults] objectForKey:@"ZJHABTestDataKey"];
    
    // 请求网络数据
    [self requestUrlDataWithKeyArr:mgr.typeKeyDict.allValues completion:^(NSDictionary *dict) {
        // 数据赋值
        mgr.dataDict = dict;
        // 存数据
        [[NSUserDefaults standardUserDefaults] setObject:dict
                                                  forKey:@"ZJHABTestDataKey"];
    }];
}

/// 请求网络数据
+ (void)requestUrlDataWithKeyArr:(NSArray *)keyArr
                      completion:(void (^)(NSDictionary *dict))completion {
    dispatch_after(dispatch_time(DISPATCH_TIME_NOW, (int64_t)(1 * NSEC_PER_SEC)), dispatch_get_main_queue(), ^{
        if (completion) {
            NSMutableDictionary *mutDict = [NSMutableDictionary dictionary];
            for (NSString *key in keyArr) {
                ;
                mutDict[key] =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ld",random() % 3];
            }
            completion(mutDict);
        }
    });
}

/// 取值Bool
+ (BOOL)boolValueWithKeyType:(ZJHGrayUserKeyType)keyType {
    NSString *str = [self strValueWithKeyType:keyType];
    return [str boolValue];
}

/// 取值ABC
+ (NSInteger)abcValueWithKeyType:(ZJHGrayUserKeyType)keyType {
    NSString *str = [self strValueWithKeyType:keyType];
    return [str integerValue];
}

/// 取值Str
+ (NSString *)strValueWithKeyType:(ZJHGrayUserKeyType)keyType {
    ZJHABTestManager *mgr = [ZJHABTestManager shareInstance];
    NSString *typeStr = mgr.typeKeyDict[@(keyType)];
    return mgr.dataDict[typeStr];
}

@end



参考链接
什么是 A/B 测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45543
A/B 测试:验证决策效果的利器: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article/93097
iOS A/B Test 方案探索:https://www.jianshu.com/p/ba7ba95a524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iOS A/B Test介绍和使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luu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