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形】
塑造行为,分为三种:发展一个新的行为、恢复一个旧的行为、改善行为的某个方面。
塑造行为运用的是差别强化原则。强化一个积极行为,对目标行为以外的行为进行消退,令一个与目标行为接近的初始行为塑造成目标行为。
塑形的步骤是:
第一:定义目标行为。
第二:确认塑形是否最合适的方式。
第三:确认初始行为。
第四:选择塑形步骤。
第五:选择强化物。
第六:对各个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实施差别强化。
第七:以合适的速度完成各个步骤。
比如:学习跳舞/瑜伽。对单个动作的塑造用的就是塑形的技术。首先,老师示范标准动作,学习者模仿,做出最接近标准动作的动作;老师用促进(辅助)的技术(言语、肢体),帮助学习者的动作接近标准动作。每次学习者的动作更接近标准动作,老师就会夸奖、肯定,直到学习者无需辅助、强化,在自然环境下,动作与标准动作一致,就是该动作的自然强化。
问题行为的塑造:
大多问题行为有可能是被塑造出来的。比如哭闹和自伤的行为。当事人一开始用言语逃避/逃离厌恶刺激,未果,尝试用更激烈的方式,如哭闹、自伤进行逃避/逃离,结果成功拿走了厌恶刺激。在未来类似情形中,当事人继续用这种方式逃避/逃离的概率增加。
要改变这样的塑造,可以运用差别强化的原则,①塑造一个新的积极行为:说“我要休息”等表达需求的语言,暂停任务;②减少哭闹、自伤的行为:如哭闹过后需回到任务上;自伤时使用反映阻挡。
【链接】
链接:每个行为链包含若干个独立的、依次发生的刺激-反应部分,一个行为链通常又称刺激-反应链。每个反应的结果,又成为下一个反应的区辨刺激,直到整个行为链完成,获得自然结果强化。
比如,依然以舞蹈为例。一支舞蹈就是一个行为链。一支舞蹈分为若干个、依次发生的动作,每个动作的完成,就是下一个动作开始的SD,直到整支舞蹈跳完,强化效果发生。
行为链塑造技术:
逆向链接:从行为链最后一个动作教起,确保每次行为链都能得到自然强化。比如教小朋友独立进食。逆向链接就是教小朋友把勺子里的食物放进嘴巴里;当小朋友能够独立完成这个动作以后,教他将勺子举起来,放在嘴巴前;再是教他用勺子舀食物;然后教他拿起勺子放到食物前;然后教他拿勺子。每一步前的动作,都由教导者完成,小朋友去完成剩下的动作。逆向链接是很有效的训练方法。
个人认为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为由小朋友完成最后一个动作,他的行为立即得到了整个行为链的积极的结果强化,比单独的赞美、肯定,更能建立起自信心和成就感。
前进链接:从行为链的第一个动作教起,直到最后能够把动作链接成一个行为链。比如教小朋友独立进食。前进链接就是教小朋友拿勺子-舀食物-把食物送到嘴巴前-把食物送到嘴巴里,每一步完成以后,得到教导者的表扬,而后由教导者完成剩余的动作,直到最后小朋友自己把动作链接起来。
完全任务呈现:用辅助(促进)的方式,辅助学习者完成整个行为链,而后逐步撤退辅助。最常用的是运用躯体辅助和渐消的方式进行训练,也叫【渐进性指导】。完全任务呈现适合比较简单的任务、以及能力比较好的小朋友。
文字任务分析:用文字描述每一步。
图像促进:用图片展示每一步。
视频演示:视频促进,分为任务前观看完整视频和分步观看视频,完成一步再看下一步的视频。
自我指导:自我言语促进。任务前/中,自己把任务步骤说/写出来。个人认为这个策略非常有帮助。比如,在备课前,我可以先自我指导:第一步,目标分析。把课程目标、时长等基础信息写出来;第二步,画图。把课程主线脉络通过画图的形式整理出来;第三步,列提纲。每一部分的结构(热身、活动、讲解、应用)列出来,然后补充内容。这就是一种自我指导的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