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孩子3岁上幼儿园后才是接触社会。但其实,从宝宝第一次对人微笑开始,就已经是与他人互动,与社会接触的开始了。
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说宝宝在很小的时候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化性格,可能会展现他未来一生与社会互动的特性。为什么有些人长大后很古怪、不擅长与人交往?很多情况下,其实是小时候引导不足导致的。
第1件事(0-1岁):学习区分我、妈妈和别人
0-6个月:妈妈就是我的世界
根据奥地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玛格丽·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对0-3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在经历最早两个月“自顾自”的本能生活后,从第一次微笑开始,孩子就与外界有了真正的信息交流。
在这个阶段,孩子与世界都是共生的,婴儿没有区分母亲和外人的差别。
家长应该如何做?
1、妈妈是孩子共生阶段最亲密的关系,所以要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
2、出月子后就可以出去走走逛逛了,熟悉一下不同的人和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会有好处。
3、经常和宝宝说话,用眼神交流,时常主动抚触孩子。
6-12个月:认识妈妈之外的人
6个月开始,孩子心理开始逐渐跟妈妈分离,变得更独立、更个体化。他们开始关注父母以外的人。尽管陌生人依然让他们很害怕,但他们会拉着父母去主动探索。这个时候哪怕是爸爸陪伴,也能够替代一部分妈妈的工作,但这段时间,千万不要两个人都不在孩子身边。
妈妈们要学会在孩子需要时给予足够的支持,不需要时默默在旁边观察。比如宝宝需要抱时就抱他起来;当他想要自己玩时不轻易打扰。这么做可以建立宝宝安全感,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
家长应该如何做?
1、爸爸可以作为孩子的陪伴。
2、父母积极与孩子互动,多陪他外出走动
3、按需支持,不要由着自己的喜好来陪伴。
孩子3岁前需要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