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友的推荐下,我买了《只有医生知道》系列书。最近正在看第一本。
今天看到的内容大概是:一个老太太总是担心她的孙子被人掉包,于是不断向作者提出质疑,甚至还抱怨作者所在的医院。刚开始,作者还耐心地解释,后来实在受不了这老太太的阴谋论,出言顶撞:“放心吧,我们护士弄不错的。您这孙子又不是什么太子,我保证,没人愿意花心思去换,而且,这年头哪那么容易找到大狸猫啊?”逞了口舌之快之后,作者面临的是老太太的投诉信和上司的批评。
之后,作者气不过,她的顶头上司则想办法宽慰她。其中有一段话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批评什么呀,说实话,你那话真挺解气的。有的人天生就是阴谋论者,谁都不相信,觉得别人都是坏人,都在迫害她。我倒是挺羡慕你的,谁没年轻过,谁没愤青过。你和病人家属较真儿,说明你还年轻,还有激情和无关紧要的人斗气。你看看哪儿有老教授和病人家属吵架斗嘴的,一是因为人家老练成熟,修行到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漠视,人家根本就不把这种事儿放在心上。专家教授都想什么呢?出国开会外带旅游,国内开会博人眼球,走穴开刀富得流油,大伙做事他得头筹。还有就是申请各种科研经费、拿项目、申请各类医疗成果奖,名利双收的事儿还忙不过来,整天就愁着如何和高层领导卫生部跑上关系,搭上人脉呢。谁会在乎这些病人或者家属的小心思啊,谁有工夫和家属生气斗嘴啊。”
“我就是气不过,太欺负人了。”
“你不搭理他们不就完事儿了吗?病人家属的话茬能不接就不接,该回答的提问,按常规来解释,她提无理要求你就说‘好的’,她提意见你就受‘谢谢,我们尽量改’。尽量少说话,漠视本身更冷酷,更有杀伤力,很快对方就不会自找没趣儿了。”
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类的事情。客户的刁难、上司的无理责备、学生的不理解。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我们的付出很可能换来的是对方的忽视、不理解甚至是质疑。难道每次遇到这些事的时候都要逞口舌之快,或者是当时憋着,过后自己生闷气吗?之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认真你就输了”。在看到这段话之前,我还非常反感这句话。认真难道不对吗?事事如老油条般,不紧张,不在乎,明哲保身,这工作有什么意义?活着有什么意义?现在反复思量这句话,它适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情况啊。在与对方沟通无果,得不到体谅的时候,我们就只能选择这种“不认真”的态度了,适当地打哈哈,漠视,才能够保护好自己。在心里对自己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你去做,别浪费时间了。
回首过去,作者写下了这么一段话作为总结:岁月流逝,回望那颗年轻时候的心,她不想有理智的冷酷,也不想有无形之中的杀伤力,她说话噎人,其实只是想得到尊重和重视,她那么一副豁出去的架势拼命想得到,也许正是因为当时得不到,或者和她的付出根本无法匹配。
尊重和重视,是多少人都渴望得到的东西。尊重说起来似乎是一个轻飘飘的词,但它对每个人来说非常重要。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除了自我实现以外的最高级的需求。
但即使尊重多重要,在确定无法得到之后,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关注那些对我们更重要和珍贵的人和事。就像那句话说的: 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