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慧在星期天参加了教育局的培训。星期一,她给我们讲培训感受:听着培训讲师热情洋溢的演讲,当时我感觉自己听得热血沸腾,我自己应该学的东西太多了,今天就只剩下了“感觉”,慧慧感慨地说:别人教的曲,唱不出来呀!
我前两天去看望92岁高龄的姥姥。我问她:“你今年多大了?”“这个东西不常用,我忘记了。我记得自己属大龙的。”不常用就被忘记了,我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呢?
我想到如果这个东西是孤立的,只是一个单纯的符号的话,没有任何用途,那么这个东西是很容易被忘掉的,因为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形成一个知识的系统或者数据的系统。我作为老师,在讲解试卷时,常常会问学生们:“这道题我明明讲过了,你们为什么呢还做错呢?”现在想来,不是学生错了,是我“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我在讲台上激情澎湃、热情洋溢,我只是在完成我自己的教学任务,一星期之后,孩子们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剩下多少?孩子们离开我一年或者三年之后,我还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我突然明白了:为了让所教的知识变为学生能接受的的,必须让学生探索,我应该尝试自己精讲,学生有目的地去练习。。
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吴玉章曾自我批判说:“我艰苦而耐劳,克己为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严于自我解剖,才能让自己成长。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我只是一个平常人,只希望我当教师时,不要给学生们的成长带来阻碍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