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彼得海斯勒的《奇石》,好似踏上一段奇异的公路之旅,从中国《徒步长城》《胡同情缘》《甲骨文》......到日本黑道,美国西部,埃及清真寺......作者恳切平实的微观描绘着不同环境下普通人的生活和内心变化,有悲喜交织,有荒诞奇异、也有平淡朴实,记录着许多中国人看不到的中国故事,虽然笔端冷静客观,却凝聚体温,使人感到他(作者)必然花费了大量时间观察和等待,浸泡其中,并善良热诚,才能将细节写得如此动人。
余华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里写:“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需要读到这样具有真实力量的非虚构文学,优秀的记者报道应该是在客观朴素之中将读者引入思考,使我们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