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前段时间微博上保研的热点话题位居榜首,且居高不下,某某成功被保送到985亦或者211,看着别人分享此刻喜悦的心情,晒着拟录取的通知书,云淡风轻的分享着自己的保研经验,心里默默的钦佩与祝福,但更多的只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关注着。
一直以来觉得保研的话题离自己太过遥远,所在的学校是个普通的学校并不具备保研的资格,所以也并不怎么关注这些东西。
前几天听表妹说,她邻居的女儿被成功保研了,而且是作为学院唯一一个被保研的学生,听到后有一瞬间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其实这个女生我也认识,小时候也和她玩过几次。她的成绩一直都挺好的,高考以超一本线的分数进入了一所好的二本院校,她一直都是那种目标明确的人,高考时也能平衡好学习和生活琐事,但真的没想到她竟然通过了保研,想像不到到底要多优秀才能在残酷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但还是很替她高兴的,更佩服她的自律。
表妹说,她这三年都一直在努力学习,大学的前两年,整个寝室的人都在懒觉,而她早早起床去早读,去上自习。她和表妹说:“真的很感谢那个坚持的自己,才能在最后有保研的资格,她觉得前两年的付出真的是值得了。”听到表妹的转述,内心五味陈杂,原来保研的例子,自己的身边就有。原来,别人一直都很努力。
一直以为大多数人也像自己一样,相信“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的鬼话,原来只有自己在大学这所象牙塔里沉沦了。曾经总觉得上大学好无聊,老师上课好无聊,专业课好枯燥,总感觉学的这些东西太肤浅,也没什么用。殊不知自己原来已落后别人大半。
②
开学月余,一直处在焦虑里无法自拔,整天胡思乱想,一天能变换三种想法。上课更是无心听讲,刷刷手机,就这样一天天的得过且过,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浪费时间的自责,不知如何选择的的迷茫,尤其是陷入恶性循环,心情糟糕的要命,好像又回到高考时的焦虑心态。经历过高考的心情起伏,更深知自己不能情绪成为情绪的奴隶。
国庆回家和父亲聊了一下现在的状态,前怕狼后怕虎,想考研又害怕考不上,想工作也害怕找不到好工作。而自己的本心是想考研,只是最近家里有些事情,不想再为家人增添负担,如果工作了父母的重担就轻了好多,但不尝试一下总会留下遗憾。和父亲谈过后,父亲建议我,尽量还是考研吧,不要想着眼前,多学一些,未来才会有更好的选择的机会。
通过这次的交谈,最近一个月焦虑的事情终于理清了一些头绪,方向也更加明晰。坚持自己的初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
焦虑,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目标,找不到自己的人生节奏。所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才是缓解焦虑的关键。
现在,我开始有了目标,所以焦虑缓解大半。很喜欢这句话:你只管努力,岁月他都看在眼里!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做好眼前事,剩下的交给时间。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里面的二十英里法则又被称自律法则,故事的结果是能走到最后的人,是那些目标坚定,且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的人才能到达终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不确定的环境里,相信外部条件的不确定,不可控是常态。不要让随时变化的天气和路况来告诉你做什么,而是要让自己来告诉自己做什么。
因为眼界的束缚,阅历的不足,我们很难对未来10年,甚至是5年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出详细的规划,我们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对待未来,与其焦虑不安,被恐惧支配,倒不如做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做最好的准备,接受最坏的结果。
③
这两年也尝试了一些东西,却没有一样能够坚持做下去,做出点成绩。
报了口语班,却并没有坚持学习下去。曾经认识的一个学姐因为坚持学了下去,英语口语很溜,所以毕业去了迪拜工作,经常在空间发的工作的图片,迪拜的风景。因为喜欢,所以坚持,记得当时的她,把学习英语当成她的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英语,每天晨读,所以后来她活成了大多数人想活成的模样。最近决定重拾口语,每天学点口语,坚持下去,愿毕业时也能够自如的交流。
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自己只有在读书写文时,内心才会感到充实满足。每写一篇文章后所获得的充实感,文字才让我感觉自己是真正的活过。我想未来的生活如果只有读书写文多好,但毕竟不现实,先走好自己必须走的路,再走自己想走的路。
上学期心血来潮开了一个公众号号,但至今还未在上面发过一篇文章,从现在开始我决定每个周六写一篇文章发到公众号里面。任何题材都好,可以写写心情,写写现在的状态,写写小说等等,把读书写作当成一个兴趣来做。
终其一生,只为取悦自己。
年岁越长,越发在意内心的丰盛,而不去计较外界的眼光,曾经写过一句话,我们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远比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重要。
坚持,希望自己能够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 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我希望自己能够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无悔,无怨,无内疚。
愿我们:你的焦虑里,藏着你深深地不自信。
当我们回首过往,能够坦然一笑;对待当下,能够全力以赴;面对未来,能够从容不迫。
怀左第四期写作训练营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