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很调皮,爸妈会怎么做呢?
以我全职带孩子3年半的经验,答案是:大吼大叫的妈妈很多。以至于有公司开“妈妈戒吼班”,生意还不差。
其实我有自省到——孩子调皮是常数,我大吼大叫是变数,这个变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我当时处在怎样的情绪中。
但这并不表示我很讨厌孩子调皮,我想和大多数妈妈一样,我们是欣赏孩子的调皮的——这说明他在长大。探索和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都需要向内向外的探索能力和强烈好奇心。
但是当我又累又心烦的时候,他一如既往的调皮就会引爆我,我会大吼“No!”和下达“不要”、“停止”、“放下”这些简短粗暴的命令。当情绪平静之后我也后悔,那样小小的人儿,他通过摸索认识事物,只是因为不能预见后果就被暴力制止,他内心一定是惶恐和崩溃的。
然后看着小小人儿受伤的眼神,心里又万分自责,后悔和愧疚的滋味一点儿都不好受。是时候终结这种“循环”了,神器就是这本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角色大反转,当妈妈调皮的时候宝宝也会大吼大叫吗?让宝宝不离不弃的爱与陪伴疗愈妈妈们那颗烦躁不安的心吧。
这本书是日本短歌作者天野庆和日本插画家滨野佑佳共同创作的,一上市就深受读者喜爱,日文原版2年内9次印刷。中文版由中国绘本届鼎鼎大名的彭懿翻译。既然是彭懿先生翻译的书,就按照他写书评的格式来说说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月光下,有两只小怪兽——“淘气虫”和“哭闹虫”偷偷潜入一户人家。第二天早上,妈妈变得“不正常”——在厨房做了大大的三明治却只吃里面的火腿、打扮怪异就跑出门、疯狂夹娃娃、抢人偶的气球、到处乱跑……宝宝陪了妈妈一天,终于在天黑时把又困又累哭闹的妈妈领回家,结果发现让人崩溃的状况——爸爸也“不对头”了。
爸爸妈妈一起用奶油画画,把果汁倒在地板上,终于让崩溃的宝宝大喊:“不要做不准做的事!”爸爸妈妈眨巴着眼睛突然变回了原来的样子——因为两只小怪兽离开了。
结尾是,爸爸妈妈邀请宝宝和他们一起睡。“虽然这一天够乱的,但是太好玩了。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
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
当我打开这本书,一页一页地看,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结尾这句话:虽然这一天够乱的,但是太好玩了。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
这句话触动了我的柔情,同《大卫,不可以》系列一样——即使大卫超调皮,妈妈仍然深深地爱着他,在说了一整天的“No!”之后把大卫紧紧地抱在怀里说:“大卫,妈妈爱你。”
但是当我看到文末作者写的附言,被她对待孩子的温柔和宽容,又是感动又是汗颜。她觉得小孩子之所以会做出种种不可理喻的行为,是因为他们身体里有“哭闹虫”和“生气虫”在作怪,或许这种虫是只会感染两三岁小孩的病毒,当小孩有了免疫力,自然就好了。
这样的解释就把“Terrible Two”和“狗都嫌”等各个年龄段的小孩种种令人抓狂的行为找到了令人心疼和需要爱惜他们的理由。她又说其实成人能够感染这种病毒也挺好,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也许正是作者对待孩子温柔宽容的情感,加上想象大人感染了“哭闹虫”和“生气虫”的搞笑情景,将这二者结合促成了这个故事。
我们来看看优质绘本其故事和图画的细节。
妈妈把衣服翻的乱糟糟地打扮自己准备出门时,小朋友是配合妈妈胡闹的。母子二人在房间里不断地换装并唱歌跳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绘者滨野佑佳的细腻心思——母子二人始终穿着同色系的衣服,看起来画面和谐感情亲密。
当妈妈走高墙、跳水洼、抢人偶的气球、疯狂抓娃娃、开心地“逛吃”“逛吃”、从游乐场溜走时,小朋友一直陪伴在妈妈身边,提醒妈妈、保护妈妈、开心地和妈妈一起胡闹、搞怪,最后还要哄着因要睡觉而哭闹的妈妈回到家。全心全意陪伴妈妈的宝宝全程都没有大吼大叫哦。
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头上始终有个蓝色的小怪兽,是这个小怪兽在教唆妈妈调皮。画面上妈妈的动作和小怪兽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我和宝宝一起看这本书时我也引导他注意观察小怪兽的动作。
故事的插图,不知道是什么元素让我一眼认出是日本画家的作品。画面以水粉画特有的轻薄质地,晕染特色,以及大量使用暖色调而让整幅作品感觉温馨、愉悦、轻快。笔触采用了稚拙画的手法,并不精准细腻但是简单传神又亲近小孩子。
这本绘本因其角色反转带来的喜剧效果会被孩子喜欢,但其实这本绘本更让大人受益良多,可以像照镜子一样看清——孩子更爱妈妈,肯不吼不叫、全心全意、开开心心地陪妈妈一天。
还有一本绘本也是给大人看的,讲小孩子调皮吵闹妈妈接纳陪伴的故事——瑞贝卡·帕特森自写自画的《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故事中小女孩贝拉一整天都感觉很糟糕,大喊大叫了一天,但是妈妈并没有斥责贝拉,而是接纳她的不开心、安静地让她发脾气,到了晚上贝拉向妈妈道歉,妈妈说:“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很快就会过去的。”
二者的区别在我看来,一本像照镜子一样看清自己,一本像榜样一样可模仿学习。
最后,以我在往期文章中也提到过的一句话结尾:世人都以为父母爱孩子多,殊不知孩子爱父母更多,是全心全意、深沉忠诚的爱。
以后面对孩子调皮,特别想发脾气,想大吼大叫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调皮,亲爱的宝贝会怎么做?他/她会不会做得比我们更好?还有什么比角色反转更能体会对方的心情呢?还有什么比角色反转更能看清自己的爱意呢?
清扬,80后,心理咨询师,目前专心致志和世界最有爱老师——我的宝宝学习信任和亲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