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寸草老师
主播 | 海爸
插图 | 摄图网
“
每周五分钟,找到正确爱孩子的方式。
大家好,这里是大海精品分享-寸草老师专栏。本期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妈妈,请别再宠我了。本期关键词:宠爱。
”
各位家长朋友好,今天海爸主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正确爱孩子。在开始今天的分享前,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父母溺爱孩子会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呢?
不着急回答,先与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
01
海爸的故事
我今年十一小长假回家,不巧得了一种关节病,症状就是张不开嘴,医生建议我不要吃坚硬的食物,先静养着。妈妈得知之后,家里给我留了两箱坚果,本来还等着我回去吃,没想到得了这么个怪病。
我听完之后有点哭笑不得,我知道她是最喜欢吃坚果的,这两箱本来也是我特意邮寄给她,叮嘱她坚果对身体好,希望她多吃点。结果她舍不得动,非要等到我回家之后一起吃。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经历,过多的宠爱,让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在吃这方面,我觉得妈妈对我是一种过多的宠爱。而这种宠爱往往是通过牺牲她自己来满足我的“需求”的。大家注意,这里我的“需求”是打了引号的,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因为这并不是我最真实的需求。
我本身对坚果无感,我有自己最喜欢的美食,所以我的真实需求不是吃到这些坚果,而是看到妈妈更有品质的生活,希望她对自己更好一点,但是她却对我的真实需求视而不见。
02
看起来爱太多
实际忽略了孩子的真实需求
再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想拿一个十米外的玩具,大人懂了他的意图,于是疾走几步将玩具递给孩子。
当一个大人这样做的时候,这个孩子是什么感受呢?
如果这些事情只是偶然发生的,孩子可能会很开心,但是如果这种事情总是发生,孩子的心中可能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
因为相比拿到这个玩具而言,孩子更重要的是需要独立完成这个过程,在跌跌撞撞中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然而过多宠爱孩子的父母,往往看不到孩子内心的需求。相反,他们会将自己的需求统摄到孩子身上。看不了孩子受苦,总觉得给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还不够。
一般而言,家长朋友因为自己的童年比较辛苦,于是有了孩子之后就拼命照顾自己的孩子,发誓尽自己的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他们满足了自己内心曾经的需求,但是现实中孩子的真实需求,却视而不见。
03
过多的宠爱
让子女对父母又怨恨又依赖
除了真实的感受被忽视,过多宠爱还有更糟糕的影响。
比如家里买了一兜水果,里面有新鲜的有磕碰烂掉的,妈妈会让我吃新鲜的水果,自己吃坏掉的水果。
但我心中会觉得自己吃新鲜水果是有负罪感的,但又不想吃烂掉的水果,怎么办呢?只能选择不吃,等所有水果都烂掉。尤其是当我要为自己的喜好消费时,更觉得这是一种奢侈,觉得对不起妈妈。但在放弃之后又觉得很委屈,心生埋怨。
过多宠爱孩子的父母是为孩子而活,殊不知这种爱也让子女为父母而活。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律师,但父母希望我学金融专业,他们已经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怎么能不听他们的话呢?
我不喜欢父母给我安排的相亲对象,但是父母为我的婚事操碎了心,我怎么能拒绝他们呢?
我希望毕业后离开小镇到大城市闯荡,但是父母在,我怎么可以不留在家里照顾他们呢?
然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日复一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面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住在自己不喜欢的城市,又何谈幸福呢?
所以,孩子说:“我爱父母,也恨他们”。但悲哀的是,在过多宠爱环境下生长的孩子,一方面怨恨父母,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父母,完全依赖父母。
因为被过多宠爱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别人替他做事,习惯了靠别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在家以外的地方,在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父母是不可能替孩子完成所有任务的。
这时,孩子的世界就开始崩塌,他在潜意识当中知道,他承受不住压力,也经受不住挫折,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不了,所以又回头继续折磨父母。因为孩子会觉得,以前你们帮我解决问题,现在为什么不能了。
04
总结一下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自己的过程,爱是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因素,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过多的宠爱会让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为孩子而活,结果让人心疼却也导致伤害。
所以,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才有可能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父母如此,孩子亦是如此。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周同一时间同一专栏我们接着与大家分享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
每周五分钟,找到正确爱孩子的方式。
话题征集
如果您也喜欢收听我们的栏目,
您希望下一期听到什么内容呢?
1.如何解决孩子的不良行为?
2.如何避免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文末留言,告诉我们
下期分享,与大家不见不散~
—THE END—
关于大海1对1
大海1对1通过在线陪伴式的教学方式,专注为初高中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从学生出发,拥有业内独特的知识体系诊断、学习行为诊断和专家诊断3种诊断方法,将AI智能识别引入课堂,真实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历史数据科学规划学习路径,为每一个孩子定制个性化服务与课程,更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能被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