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收录机(12)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7:18 被阅读30次
    小事收录机(12)

    (一)

    “淡如菊”,是突然冒出的一个句子。

    加一个主语——人,也只能是“人淡如菊”,其他的都不搭。

    “人淡如菊”,应该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表面上看上去“淡”,但实际拥有“菊花”热烈的芬芳,也是比较难做到的。

    真正能做到的有几个人呢?

    要么太淡,要么太浓。

    (二)

    每天上学路上,总会经过那个放着一大批自行车的地方。有时候整整齐齐,可以想象头天晚上他们的工作人员需要花多大的精力才能将这些自行车归顺。大多数时候总有些自行车是歪歪扭扭,群体性的歪在一起,或者个别的歪在一旁,或者不但歪还特别歪的那种。

    每次当我看到那些“受欺负”的自行车,心里会有一种复杂的感觉飘过。

    我并不会骑自行车。曾经在十八岁的某天下定决心去学,可在摔了几个跟头之后,毅然放弃学习,就连搭乘别人的自行车,我也只能坐那种“死”的,不能像别人那样轻轻一跃就坐上去的潇洒,可见我这人有多么的不灵活,因为对于那种“运动着的”“变化着的”物体始终心存怕意。

    每次在小区门口,看到“共享单车不得入内”的字眼,心里也会有一种复杂的感觉飘过。

    曾听说过,在某次江水干涸的时候,江中央毅然倒立着一辆共享单车。可想扔那辆共享单车的人,得有多大的力气。或者,他对这辆共享单车有多大的仇恨,要让人家葬身江底。

    共享单车刚出来那会,着实让很多人兴奋。而现在呢?好像有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也曾看到报道,说澳大利亚的共享单车也被召回。无法确定真假,但这些共享单车的确能反应出人的某些性质。

    比如说人的破坏性,那些千姿百态的自行车都是人为的因素,缺胳膊少腿的、横躺的、横七竖八的,都是人为的。与破坏性对应的是建设性。当一个社会建设性的人太少,破坏性的人太多,整个社会都会是“坏”了的局势。

    (三)

    今天学习“分饼”。我把课题板书好之后,就有两个孩子来问我:“欧老,今天学分饼,你带饼了吗?”

    我说:“带了呀。”

    “在哪里呢?”“在电脑里。”我只能带有调侃意味又诚实地回答。

    我们的教材里,牵涉到分物品的太多了,可是,真正让孩子们动手分的时候却不多。

    所以,早些前人家就调侃“数学老师是最会骗人的”。每次的情境都只是拿来创设的,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可我们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学生,每天都这样上演的戏码,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骗人”的感觉。

    或许,我们应该郑重地告诉学生:“我们只是引用一下情境而已。”

    今天的情境是:把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图画上的4个人是猪八戒一行。

    有孩子直接跑来告诉我:“我觉得那不是4个人,他们四个中只有唐僧是人,其余三个是神。”我说:“哦,是这个道理哦。”他继续说:“那就只分给1个人就可以啦!”我说:“好。”

    他也知道,我对他的话也仅仅是回应中的一种,因为课上,我还是会说“把5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

    这就是现实。

    (四)

    早上,在操场走两圈。

    围墙外的车水马龙,围墙内的我一个人行走,形成鲜明的对比。

    人群终究会散去。这是那会突然冒出的一个句子。

    不管当初有多么的热烈,有多么的拥挤,我们都会散去。

    也许,都会退到“淡”的那天,“淡”到只剩下自己。

    (五)

    江同学给我一些橡皮泥,他说他也捏出了如悦微的一样的小黄鸭。

    我也来捏了一下。怎么捏都不像。

    江同学还说,他做的某道题的理由,我肯定看不懂。

    好吧,我说我看不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事收录机(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k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