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是指15岁或20岁以前发生的由于胰岛素绝对或者相对缺乏而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以高血糖为共同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儿童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如何?
糖尿病于儿童期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5~ 7岁和10-13岁多见,患病率没有性别差异,多在秋、冬季发病。临床上,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IDM,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2型糖尿病( T2DM,由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不足或相对缺乏所致)和特殊类型糖尿病三大类。1型糖尿病占儿童糖尿病的95%左右。2型糖尿病患儿多无症状,目前确诊者仅占一小部分,有的被病误诊为1型糖尿病,因此,儿童2型糖尿病确切的患病率尚不得而知。据调查,随着肥胖儿童的增多,2型糖尿病患儿正在逐年增加。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少年早发型2型糖尿病(MODY)等,极为罕见。
哪些原因会导致宝宝患上糖尿病?
目前,儿童糖尿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遗传是小儿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有人统计,双亲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女的糖尿病发病率为3%~7%;双亲均为糖尿病患者,子女的糖尿病发病率可达30%~50%。此外,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被公认为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如何判断宝宝得了糖尿病?
绝大多数儿童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患儿起病多急骤,有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具体来说就是,几天内可突然表现出明显的多尿、多饮,每天的饮水量和尿量可达几升,吃得多但体重下降。年幼的患儿常以遗尿、消瘦而引起家长的注意。约40%的患儿以急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尤其多见于年幼的患儿,表现为不想吃饭、恶心、呕吐、腹痛,关节、肌肉疼痛,呼吸深快,呼气中带有酮味,精神萎靡、 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
2型糖尿病患儿常起病缓慢而隐匿,早期很少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加上患儿一般都比较肥胖, 所以很难引起家长的注意,容易延误诊断,待到病情严重时才出现体重减轻、多饮、多尿甚至尿酮体阳性等表现。
这个病严重吗?
家长要明确一点,目前糖尿病没有“治愈”一说,它是一种慢性、 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急性发作时常并发感染、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从长远来看,糖尿病可造成各种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如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何时需要就医?
一旦注意到宝宝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或仅仅是近期出现遗尿、体重下降,就要特别警惕孩子是否患了糖尿病,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果首发症状就是酮症酸中毒,那就需要立即送宝宝到医院急救。
医生会做什么? 一般会有哪些检查?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史、临床表现和相关的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然后给予正规的治疗。
常见检查包括:
1)血糖、血浆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测定 血糖测定以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为准。C肽测定可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它不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患者C肽值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近2个月血糖的平均浓度,果糖胺可反映近3周内血糖的平均浓度。
2)尿糖及酮体测定尿精测定只能反映某一特定时间内尿糖的排泄情况,且因与肾糖阈高低、糖尿试纸质量有关,所以尿糖阳性者仍应测定血糖。酮体包括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1型糖尿病患儿尿酮体阳性。
3)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1型糖尿病患儿一般不需要做此项检查,糖耐量试验仅用于没有明显症状、尿糖偶尔阳性而血糖正常或稍高的患儿。
4)胰岛素释放试验 做OGTT时可同时测血糖与胰岛素,胰岛素与血糖的比值应≤0.3,胰岛素释放高峰值应出现在服糖后0.5~ 1小时,且应为空腹值的3倍以上。如果高峰延缓出现或倍数不足,均说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
5)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 GAD)抗体测定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其他 包括血脂、 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片、腹部B超、眼底检查等。
如何诊断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①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
②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
③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 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符合上述任意一条即可确诊。
如果空腹血糖为6.1 ~ 7.0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耐量损害(IFG);如果OGTT试验2小时血糖为7.8~11.1毫摩尔/升,称葡萄糖耐量减低(IGT)。IFC与IGT均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应定期随访和复查血糖,以便早期诊治。
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与家庭养护要点有哪些?
目前提倡的儿童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饮食管理、运动锻炼、合理应用胰岛素、自我血糖监测。
1)糖尿病知识教育和心理支持 儿童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其并发症也是可以有效预防的,但是患儿必须终身接受治疗,家长以及患儿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并且要消除孩子消极、恐惧的心理,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儿及家长要学会查尿糖、查血糖、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糖尿病防治常识,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随诊,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切勿擅自停药或改动药量,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这至关重要。同时,患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皮肤和口腔卫生,做好足部保养,避免挤压、外伤。
2)饮食管理 饮食方案的制订原则是保证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符合家庭经济条件,参考患儿饮食习惯。每日总热量为“100+年龄x (80- 0)”千卡(1千卡≈4.18千焦),消瘦者多给些,肥胖者少给些。其中,蛋白质所提供热量占15% ~ 20%,脂肪占25% ~ 30%,糖类占50% ~55%。营养欠佳或常犯低血糖者,蛋白质所提供热量可按高限20%计算;高血脂及肥胖儿童,脂肪所提供热量按20%计算即可。三餐热量按1/5、2/5、2/5或各1/3分配。一般宜少量多餐,餐间可加2次点心,避免低血糖发作。多吃纤维素性食物,使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改善糖的代谢。应多吃蔬菜、豆类、荞麦面、豆面、玉米面等,少吃土豆、山芋、红薯等。尽量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玉米油、豆油、花生油等,忌食猪油。尽量不吃动物内脏、鱼子等。鸡蛋每天不超过2枚。逢年过节可适当改善伙食,但必须相应增加胰岛素的用量。
3)运动锻炼 除发生酮症酸中毒外,患儿均应坚持运动治疗。运动时间以进餐后的第2 ~ 3小时为宜。不宜在空腹时运动,运动后有低血糖症状者可加餐。即将有大运动量或进行剧烈运动前,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建议选择的运动形式包括打太极拳、跳绳、跑步、打羽毛球、爬楼梯等。有并发症(如高血压、肾病等)者,应适当控制运动量。
4)合理应用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儿必须使用胰岛素的治疗。2型糖尿病患儿,如果饮食和运动治疗3个月后血糖还没有达标,可加用胰岛素。顺便提一下口服降糖药的问题,目前适用于儿童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仅有二甲双胍,其他口服降糖药尚未被正式批准应用于儿童。
5)自我血糖监测 血糖是调节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每天测血糖应成为糖尿病患儿治疗常规的一部分。 用血糖仪每天测2 ~ 4次血糖,一般测餐前和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三餐可以轮换测。另外,每3~4个月应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每年应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血脂等项目1~2次,还有眼底检查,以监测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及餐前血糖4.0~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5.0~ 11.0毫摩尔/升,夜间血糖>3.5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6%。
儿童糖尿病如何预防?
①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每学期筛查尿糖,阳性者查静脉血糖或果糖胺,异常者可做OCTT试验。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应定期查血中的胰岛素抗体。IA-2Ab、GAD-Ab、IAA三种抗体均阴性者发病危险度小于0.5%,仅一种抗体阳性者发病危险度为15%,两种抗体阳性者发病危险度为44%,三种抗体均阳性者发病危险度为100%。
②注意提高生活质量,了解营养知识,平时多锻炼身体,预防肥胖,保证身心健康。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侵权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