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人生最高级的断舍离

作者: 晓语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7-28 18:37 被阅读0次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心灵游于物外,与天地精神往来,看清生命的真相,独处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减负,让心灵和自我重新回归,更能让灵魂得到升华。


独处,是精神的减负

人们总花很多的时间去进行无用的社交,或者给自己安排满满的忙碌行程。

其实,很多时候是在害怕,如果不那么做就可能会失去什么。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之下,我们很容易就越活越迷茫。

梭罗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下,他越是富有。

能在自己的独处时间里,放下一切喧嚣和繁华的人,至少在精神上,他必定是真正的富有。

著名的影视演员陈道明,明明声名远扬受到四处追捧,可他却偏爱独处。

他在一次采访时说:独处是一种美德,可以让人内心得到净化。

越是不在意得失的人,层次便越高,他们善于独处,远离人群时,也一样是让别人望尘莫及的模样。

都说,若是得失缠绕于脑、重压于心,生命便无法安宁。

其实,得也好,失也好,它们并不会因为你思虑得多就会有所改变。

正如《安静的力量》中所说:放空,是解决麻烦必要的方式。

关掉电脑、将手机丢到一边,试试长时间地独处、静坐的生活。

以一个第三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才能更懂自己,更认清人生得失的意义,才能将生活看得更明白。

独处,是心灵的回归

网上曾流传一个小故事: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那样的一个阶段,以为融入别人的世界,是自己内心里的本能。

而经过时间的洗礼之后,却发现独处才更是心底里的渴求。

看到过一段话:

你站在喧嚣的人群里抬头看烟花绚烂,我却看到了你眼睛里闪着光的落寞。热闹都是别人的,你一个人的孤独,是那么晃眼。

这样的感受,我有过,相信你也有过。

人们总宁愿去参加很多说不清意义的活动,却不愿意一个人独处。

当狂欢的人群散去之后,心里剩下的却是无尽的落寞和冷清。

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独处,原来竟是一种能力。

外人眼里的你,和独处时的你,永远是两个样子。一个假装淡然,一个不知所措。

怎么让那个独处时的自己,也真的淡然安定,这是一项需要努力的修行。

人到了一定阶段,总会清楚自己的喜恶,喜欢就尽情享受,讨厌就一点不做。

不必在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时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

其实,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而独处是我们每一个人最该享受的清欢。

周国平曾说: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

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把自己安顿好,反而能安静而轻盈,可以让我们找回内在的力量,回归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你害怕孤独吗?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一书中说:

“曾经我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自己一个人。

现在我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一个世界。”

深以为然,我们都活得很孤独。

高质量的独处,胜过盲目合群

如果你的手机突然没电关机了,你会不会如坐针毡,感觉很孤独?

为了避免孤独,你会马不停蹄地刷手机,疯狂地发朋友圈,热情地跟别人聊天。

一旦没有人理你,没有人给你点赞,你便会坐立不安,只有得到回应,你才会踏实。

你有没有发现:你努力合群的样子,真的很孤独。

陈道明在访谈节目上说过一句话:

“我一上酒桌应酬就是煎熬,尤其是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八次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

主持人问:“那平时你喜欢干什么呢?”

他说:“独处,现在社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

因为他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也认识到自己的快乐与外界无关。

张爱玲也曾说:“自己参加了什么社交活动,回来一细想,说过的每句话,做的每个动作,都觉得蠢得要死,竟然悔得几乎恨上了。”

优秀的人显得孤僻不合群,不是没朋友,而是因为,嘈杂的人群不能让他们感到幸福,反而会生出焦虑,降低对生活的满意度。

多余的社交会让我们做出牺牲,但一个善于独处的人,很少会做牺牲。

所以,一个人的时候,可怜的人会感受到自己全部的可怜之处,而一个有独特思想的人会感受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赢在了不像别人,有些人却输在了不像自己。

独处,最奢侈的断舍离

你有没有发现:

你一个人吃饭,有人会说你好可怜;

你一个人逛街,有人会说你活得孤独;

你一个人做事,有人会同情你。

你看,在多数人眼里,孤独的人是失败的,可怜的。

所以为了不孤独,我们会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明明不想吃火锅,看到别人吃了,就跟着吃;

明明不想看电影,看到别人都去了,就跟着看;

为了显得不孤独,只能拼命合群。

想起那句话,不合群只是表面上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心理学有个松毛虫实验:如果你让若干松毛虫,在花盆边缘首尾连成一圈,你就会发现,它们一只跟着一只往前爬,哪怕七天七夜都不停歇,直到精疲力竭尽数死去。

其实,花盆中间就有足以让它们饱腹的松叶,但一味合群的松毛虫们,却没有任何一只试图改变路线。

这便是合群之人的可悲之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活在这世界上,最终还是要掌握与自己独处的能力:

理解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

学会独处,是人生最奢侈的断舍离。

相关文章

  • 真正的成熟,要学会断舍离

    断舍离,是人生最高级的智慧。 那何为断舍离?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适,过时的东西统统...

  • 独处,人生最高级的断舍离

    庄子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心灵游于物外,与天地精神往来,看清生命的真相,独处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减负,让心灵和...

  • 【读书清单】断舍离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断舍离,领会断舍离,这本书教会了我不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断舍离,开始物品的断舍离走向自我人生的...

  • 2021-03-30

    断 舍 离 最高级的朋友圈,永远是段、舍、离。 不舒服的关系,当断。 真正跟你频率相同的人,无需刻意维系,也能彼...

  • 断舍离

    世间最难断舍离,断舍离历经一遭才能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断:断妄念,昂头走路; 舍:舍死念,人生不设限; 离...

  • 2020-09-15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 断舍离这本书让人生活出潇洒与自在,。 断舍离分为两种: 一种是清零式的断舍离。 把家里过剩的...

  • 10读书|思考|学会断舍离,让人生更轻松

    学会断舍离,让人生更轻松 文/竺冰落 断舍离,我们应该都听说过。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断舍离呢?断,指斩断物欲;舍,指...

  • 断舍离

    断舍离.mobi: 内容简介······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

  • 《断舍离》(一)

    断舍离的机制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艺术。 断=...

  • 《断舍离》简介

    断舍离也就是斩“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是一种舍的智慧,是一种帮你重获轻盈的人生整理法。 《断舍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处,人生最高级的断舍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elq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