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一句出自《隋唐演义》的句子。出行在过去便似一场别离,庄周在《逍遥游》中便曾言适莽苍者三餐反,百里则宿舂梁,千里需三月聚梁,千里一出,路途凶险,归期便自然不定了,儿行千里,母必担忧。
在当下,人的能力相比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千里甚至万里的出行,也不再困难,信息网络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轻而易举,“家书值千金”的故事也成了过往历史的一部分,也难怪人们已经不识鸿雁与尺素了。但是,如今儿行千里,母却依旧担忧,这是为何呢?
历史诚然是发展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发展,问题也同样在变化。旅途不再凶险,归期也可在日历上看见,可是,母依旧担忧着不在身边的子女,我想,也许是因为子女出行依旧少与自己联系。联系变少了,过去因为太困难了,如今因为太容易了。曾经值千金的家书在今日,或许变得不值一提了,因为它容易得让人忽略了它与她。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母担忧的而非千里,是行。不论是适莽苍,还是适千里;不管是曾经车马步履,还是如今铁轨航行。在出行之前,总有千叮万嘱;在出行之时,总有望月思念;在归来的那一刻,总有人出门东向看,总有人为归来之子,默默泪落沾衣。
再后来,我才知道,有壮志者,志在千里,人言为大事者不可为家长里短而牵绊。但谁知“天生我材必有用”背后的举头望月,谁又知射虎射狼之志背后的千里婵娟呢?所以,人们从来都不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下一句是什么,因为那或许是谬言吧。
儿行千里母担忧,而儿为凌云志行千里,为家而生望月情。
岚枫
2019.02.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