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清明记事(三)

【随笔】清明记事(三)

作者: 山今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18-05-12 21:42 被阅读0次

                          瓦当趣事

【随笔】清明记事(三)

      清明前也是一个微雨的日子,避开上班的人流和出城人潮,独往市郊的翠柏深处访友,为其拂去经年的风尘,燃几缕袅袅檀烟,逸天阁内旧事絮语,虽一人诉两耳听,倒也显得宁静,便不是此季节,也宜常来走走。离开时为园林外墙上的龙脊黑瓦吸引,定睛之下才发现这里的瓦当和滴水还真是有纹路的,且都有一定特色:白墙上沉旧斑驳的黑瓦和瓦当为弧面扇形,这与我了解的“瓦当(沟头)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多为圆形”有所不同,但从其功能属性判定应是瓦当,其上图案与桃形滴水上的图案一样,都是双龙戏珠,未见有文字。

【随笔】清明记事(三)
【随笔】清明记事(三)

        归来,拿出春节偶获的一副瓦当拓片制成的斗方小品——这是今春沪上汲古斋名家闹元宵晚会上,汲古斋主人杨育新董事长为钱汉东老师抽取的新春文化礼物——汉·长生无极瓦当拓片,由叶无尉手拓,觉翁题跋。时与钱老师同桌临座,又恰语过“沉鱼”“落雁”之谊,钱老师台前取拓片回来交与我说,“送与你吧!”欣喜间,展开细看,尤爱其上字意“长生无极”,翻查其词义,解为“长寿没有极点,即永生”,果然是极好之意。我于收藏是门外汉,据说此为西汉之瓦当,从网摘图文信息来看,拍卖时价大约已值片瓦千金。我倒觉得还是拓片的文化味道更浓厚些,许是因为有收藏家亲拓,又有书法家题跋,在一个特殊的时点——2018年元宵经由一个非常有故事的文化界大佬——杨育新抽取赠给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名人——钱汉东,又由此名人转赠给我,较启拓之千金瓦当,我更觉此瓦当拓片承载了更多情谊,是真正穿越时空把历史和现代相融,把远古工艺与当代情谊相融的一种新的承载了时间、空间与故事的使者,它本身就具备了价值,由此也具有收藏的意义。

【随笔】清明记事(三)
【随笔】清明记事(三)
【随笔】清明记事(三) 【随笔】清明记事(三)

        即日正是是清明,窗外雨声淅沥,柔和的灯光隔开了窗外的世界,沉浸在这远远近近深深浅浅交织的思绪里,只为纪念这些美好的瞬间,此刻陪伴我的正是这瓦当拓片上的“长生无极”文字和《钱汉东散文随笔选》……

                              戊戌年清明写于普陀南窗

相关文章

  • 【随笔】清明记事(三)

    瓦当趣事 清明前也是一个微雨的日子,避开上班的人流和出城人潮,独往市郊的翠柏深处...

  • 清明记事(三)

    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是阳历4月3号,阴历三月初三。 千年前的癸丑暮春,山阴兰亭,也是三月三,王羲之、谢安一伙人兰亭“...

  • 随笔||清明节记事

    《跳楼》初稿完成后,我的心情特别的沉重。我厌恶我笔下的这一幕幕悲情不断地被重复。我特别急切地想写出些欢喜的东西来,...

  • 清明记事

    每一年的清明节上天都在哭泣,把他的泪洒在九州大地,洒在那些与我们长绝的人的身上。今年虽说没下,可昨晚老天已经畅...

  • 清明记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4月5日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日子——清明节。 今天早上5点...

  • 清明记事

    雨后清明草色新 街边柳树未见青 少时只见人扫墓 如今已是扫墓人

  • 清明记事

    清明节是缅怀已逝生命,激发现有生命,纪念自己身边的,自己亲近的已逝的亲人,感谢先人赐予我们生命的一个节日。 “...

  • 清明记事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已经去世多年的姥姥扫墓。外面的天非常阴沉寒冷,好像映衬了今天节日。 ...

  • 清明记事

    昨日晚,哥哥九点多打来电话,说,明日七点要到山上给父亲上坟。 上周回家时嫂嫂有说过,我差点忘了。因为是新坟,按照当...

  • 清明记事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奶奶家。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清明记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oh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