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第二章:五侯争霸之真霸主晋文
艺凡:接前文,齐恒公是不战而霸,晋文公是一战而霸。这个一战是哪一战呢?
易中天:城濮之战。
艺凡:谁和谁打?
易中天:晋国和楚国。
艺凡:这一仗的起因是啥呢?
易中天:当年宋襄公也想称霸,然后组织了一场会议,没想到在这次会议中被楚军俘虏了,后来还死于泓之战,没办法,宋国只能归顺楚国了。
艺凡:这个咱们之前讲过。
易中天:这时又发生一件事情,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叛乱,雇佣狄军伐周。东周京城被狄军和叛军攻破,避难郑国的周襄王向秦晋两国求援。这时的晋文公虽然才刚刚即位一年多,却立即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他辞谢了驻扎在黄河边的秦国军队,带兵顺流而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一举打败狄军,消灭叛军,把周襄王送回了王城。
艺凡:如此尊王、攘夷、平叛,是只有霸主才能做到的事情。
易中天:对,也正是因为这样,晋国让宋刮目相看,于是宋国仅仅依附了楚王两三年,就变卦反水,成为晋国的同盟。
艺凡:那楚国能忍?
易中天:不能,成王立即命令他的令尹和司马出兵,并在第二年亲自出马,联合陈、蔡、郑、许四国军队围宋。
艺凡:宋国又该求助了。向晋国求助啊。
易中天:晋国也应该帮,因为当年晋文公流浪的死后,一路走来,卫文公无礼,曹共公无礼,郑文公也无礼,宋襄公却送给他车马二十乘。
艺凡:那晋国是怎么帮的?
易中天:讨伐曹国和卫国。曹国刚刚依附楚国,卫国则方与楚人结为婚姻。这两个小弟挨打,做大哥的楚人必救,宋即解围。
艺凡:那么楚国从宋国撤军了吗?
易中天:没有,晋文公审时度势,设法让齐国和秦国加入了战争。楚成王也审时度势,决定退出。
艺凡:和平解决了?
易中天:本应该是,但楚国的子玉是一个“刚而无礼”的家伙。他一再请战,定要与晋人决一雌雄。
艺凡:打起来了?
易中天:晋军却撤退了。因为晋文公重耳流亡时,不但受过宋襄公的恩典,也受过楚成王的款待。当时成王曾问重耳:公子如果回国为君,准备拿什么来报答不?重耳说,奴仆、姬妾、牺牲、玉帛,君上有的是;翡翠、牦牛、象牙、犀皮,贵国之所产。重耳能够报答的,大约也就是将来两军相遇时,退避三舍。如果退兵九十里后,君上仍然不肯宽恕重耳,也只好左手提马鞭弯弓,右边挎弓袋箭袋,与君上周旋。
艺凡:晋文公也是个讲信用的人。
易中天:但子玉,一路追到了城濮,与晋、齐、秦、宋联军对阵。
艺凡:战争爆发了。
易中天:四月二日,城濮之战爆发。时间是一天,结果是楚军溃败。子玉自杀。
艺凡:晋军全胜。
易中天:大获全胜的晋文公来到郑地践土,与齐、宋、鲁、蔡、郑、卫、陈七国之君会盟,史称“践土之盟”。想当年,齐桓称霸的葵丘之会,周襄王只是派人赐以胙肉。践土之盟,则不但襄王亲自到场,还册封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之长。这可是既有文献记载,又有文物为证的。
艺凡:晋国是真霸主。
易中天:这次秦国没有来。
艺凡:为啥呢?难道秦穆公也是要争霸的?难道秦晋两国迟早要反目?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准霸主秦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