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3月18日,我全程参与的读书会竟然运转3个月了,这期间我们讲了《自卑与超越》(阿德勒的一部“巨作”)这本书,这个月是准备讲路易斯海写的《生命的重建》。
以前我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很少,从最初接受邀请,在读书会里面作为讲书人去拆解书,我的内心是非常忐忑的。但我最大的优点就是愿意接受挑战,虽然很多时候都是被动接受,可能这也是我一种“无畏”吧。
3月14日,户外雨夹雪,全市暂停核酸检测。防疫期间我这个最重要的任务取消,竟然发现除了吃饭好像没有什么紧迫的事情,所以我就决定好好研究一下《生命的重建》这本书。
疫情期间读书的效率还是蛮高的,我昨天已经把《生命的重建》1-2两本书读完。一般我讲书前书籍都是要读两遍左右,然后去网上搜寻高手讲解的课程,学习他们对书中知识点的深层次理解,然后尝试做自己的PPT。这些做完,还不能最后讲课,我一般还是要画思维导图,然后在家里对着自己的PPT练习,边练习,边修改,大概3次左右基本OK。
坦承地讲,讲书确实要比自己单纯的读书,优点是会更多地掌握书中的内涵,可能在未来会用到书中的精华知识点;但缺点当然是付出太多的精力,可能还达不到优异、给人启发的效果。
比如我从《自卑与超越》里面我确定了生命的意义是奉献,一定要做好人生三件大事——职业、关系和性,你的人生才会美满。
而《生命的重建》更是告诉我:要学会爱自己,要宽恕他人,要内心充满爱,身体才会没病,财富才会增长,人生才会顺意。
为了线下读书会能和大家一起互动,我也是动了不少心思。一是要精心布置会场,二是每天早上我会在微信群里和大家一起互动,三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寻求高人的帮助。
近期我在《生命的重建》书中知识点分享的过程中,发现书中内容基本是作者本人特别痛的切身体验。不过对于我来说,因为没有这些人生经历,所以担心自己带动不好读书会上的小伙伴。虽然书中提到的理念我是赞同的,而且我也坚信“心里怎么想,身体就怎么制造”。但书中给出的治愈方法,特别是一些练习,没有心理学的功底,做实操我担心会有困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网上搜索到了讲解这本书的录播视频,非常实用。PPT目前还没开始做,今天准备开始读第二遍书,要再熟悉一下作者的思路,等自己了解的差不多再进行下一步。
读书的过程里,我和范老师进行了深度沟通,她有举办专门练习课程的打算。在目前疫情情况不见好转的情况下,希望我们这期读书会在三月份末能顺利举办。
居家办公日常,疫情防控提高政治高度,强调懒政、 怠政处罚的严肃性。有时间就完成学习强国和E支部的常规学习。晚上线上听课,好几个课,应接不暇。重点听的是18点至20点银行客户经理如何营销的课程。
今天学会做剪映视频,给猫咪做了一个,感觉还可以。上午群里和书友互动,提高自己精神格局。下午和晚上看电视新闻频道,看公众号和抖音短视频。晚上睡前将这几天的手机照片存到移动硬盘上,以防手机容量过大。
早上羊汤馅饼,下午肉汤碴条和疙瘩汤,提高自己的厨艺,增强自己和老公的免疫力。
感谢祖国各地医疗队支援和捐赠的医疗物资,我祈祷疫情早点结束,让我们如平时那样自由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