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没有经历过下面的场景:
场景1:一天中你说了多少句“你应该......”,而对方毫无反应?
场景2:面对别人的请教,你说了多少句“你应该......”,而发现ta在貌似听懂的状态下,依然按照自己原有的方式处理了。
场景3:身边的亲人跟你说了多少句“你应该......”,你听进去了多少句?

对于场景1,ta想听的是“我为什么应该,这样做对我有什么效果,会不会很麻烦,如果麻烦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于场景2,ta其实只是想找个人咨询,通过你的引导来疏通问题。由ta自己来找到答案。
对于场景3,其实你只想呐喊“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为什么要活那么累”

所以,“你应该......”起作用了吗?貌似并没有。
02 为什么呢?
1. 你超越了界限,角色定位不清楚。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ta希望最终是自己去破解难题,而你只是ta借助的一个通道。如果尚未以“我想了解你并帮你疏通”的角度来双向沟通,基本上成果就是失败的。
2.你间接的告诉ta“你错了”,对方的体验度不好。

如果有人跟你说“你错了,你做的方式就是错了”,你会不会觉得自己逻辑有问题,好像挺没用的,所以就会产生厌烦感。那么就说明,你在ta的生活中指手画脚了,结果也是一言难尽。
03 如何反转去帮助别人呢?
1.你只是个通道。

明白请教和分享ta们故事的本质,是ta希望自己的事情被别人听到,然后借助你这个通道去拆解中间的难题,让ta们自己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和可解决性方案。
2.请尽量使用提问。

你的存在,就是通过提问,让ta了解这件事情更多的信息,去让ta自己看到自己的解决方式和盲点,反思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处理,以及为什么当时没有想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