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录‖学习抒情

摘录‖学习抒情

作者: 快乐鸟wsf | 来源:发表于2021-05-26 13:50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动情之时,“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是抒情。阅读时,我们常说,某篇文章“动人”,往往也是因为它富有感情,能打动读者。

            情贵在真,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作者自己如果没有感动,就绝对不能使读者感动”,(朱光潜语)。在写作中,情感的抒发要自然,水到渠成 。郑振铎《猫》中难过,悔恨的情感在作者心里交织,凝为一句,“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令人感慨,且毫不突兀 。

          恰当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如《黄河颂》结尾句:“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里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敬仰,对黄河哺育下的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作者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的情感,即为直接抒情; 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则是间接抒情。在一篇文章中,常常兼用这两种抒情方式。一般来说,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前面所引《猫》和《黄河颂》中的语句就是这样; 间接抒情则含而不露,耐人寻味。例如《土地的誓言》铺排描述,“参天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等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炽热爱恋;《邓稼先》一文,写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具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在议论中饱含敬仰之情。

          两种抒情方式没有高下之分,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崇尚含蓄美,情感抒发,也以间接抒情为主。间接抒情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用比喻将“愁”具体化,形象化;“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是用 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乡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用景物描写烘托、渲染感情。这种种方法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意识地体会,积累,运用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录‖学习抒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msk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