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相互之间有一种朦胧的好感,交往之后,如果他们可以从彼此身上感到温暖,得到信赖和依靠,彼此间就会产生天真无邪的友谊和爱情。
川端康成用细腻柔美的文字为我们描述了一对犹抱琵笆半遮面的少男少女,眼中分明是含情的,却不敢直视对方。惟恐泄露了心中秘密,这种由好感而萌生的爱意,只能通过拘谨的举止,柔媚的表情进行心灵的交流。
由于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伊豆的舞女》描写细腻,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同时全文中又贯穿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息以及一种难以排遣的哀怨情绪。这实质上也是川端作品一贯的风格。
一如川端康成其它作品中具有的忧郁和哀怨的情绪,但在这其中却又浮现出一股暖人心扉的温馨。这份暖意不因身份的悬殊而淡漠,正是这种身份上的差距让彼此的相伴和信任显得弥足珍贵。如果说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那么“我”的伊豆之旅无疑是其中温馨的一段。
用笑起来像一朵鲜花这句话来形容她,是恰如其分的,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舞女容貌的美,而且道出了她的真与纯;伊豆半岛风光旖旎,山峦、丛林、 大海都美得令人心醉,衬托出舞女那未经尘世浸染的美的心灵与纯洁的感情。
在伊豆半岛,透过这如诗如画的风光,我们感受到舞女薰子青春的魅力,体会到她们那初涉爱河而引发的心灵的激荡、淡淡的柔情与伤感。
这让我想到了沈从文,想到了他的《边城》,一个和舞女薰子一样纯情的翠翠。《边城》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少女,和一只狗的故事。
翠翠是这个故事的灵魂、是爱与美的化身。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在风月里长养着, 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里清明如水晶。”边城的清风、丽日、青山、绿水,使她出落成一个温柔聪慧,眉清目秀,且带有几分娇矜的少女。
翠翠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孕育与教化的女儿。
沈从文与川端康成在他们的作品中分别描写了两个美丽清纯的少女——翠翠和熏子,她们都美丽、温柔、纯洁、善良,她们都沉浸在朦朦胧胧的青春期的爱里,这份感情纯洁无瑕,无私无欲,所以是人间最美好最高尚的爱。
但她们情窦初开的爱都遭受了挫折,使得其命运带有几分悲凄的色彩。
以上两部作品都是对少男少女的纯洁感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由于长辈的粗暴干涉或自以为是的决定,这种朦胧的感情被隔断。只好痛苦地依依惜别,或是永远在等待。
两位少女的清纯善良以及对爱情的真挚期盼方面有较多的相近之处,但是翠翠较之于薰子在爱情上更加坚贞倔强。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相对于日本文化更加保守,提倡道德为先。
川端康成的情爱内容赋予了作品更多的唯美主义特征,在透过作品反映内在悲伤和哀愁的同时也蕴藏着深远而郁结的情感,这是一种日式的情感。而沈从文则将情爱题材放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在少女身上寄托了他对生存的哀伤思绪,其哀伤中还融合有对民族历史境遇及命运的深深忧思,这是川端康成的忧伤哀愁中所没有的。
这种区别主要来自于两位作家民族文化背景与时代环境的差异。
川端康成在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项的首位日本作家。沈从文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如果不是过早病逝,那么,管谟业先生就是中国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了。
汪曾祺的《受戒》描写的也是这样一段纯情的初恋之美,小和尚和英子产生了朦胧的情愫。但是小和尚要去受戒,英子挽留不住也只好弃他而去。
金老爷子的射雕三部曲中郭襄和张三丰之间也是这种懵懂的感情,同样是一见钟情,金老爷子却将悲情进行到底。
这些作品的结局没有王子公主般的完满团圆结局,他们的告别甚至没有一句完整的话语,但二人之间萌发的纯洁而又朦胧的情感正如初恋般水晶透明,令人无限神往,缺憾的美远远胜过完满的美,这样无言的告别胜过万语千言。初恋的甜美与苦涩让他们终身难忘,就像品茶一样,苦涩而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可见,这种体现人性美的纯情不仅仅是民族的,更是不分国界的。
《伊豆的舞女》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付鹏,90后作者,自称鹏叔,毕业于中文系的筑路人。白天搬砖,晚上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