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产影视作品对生与死这对相依相存的哲学命题展开了许多社会性的探究和影像化的表达。
今天要谈的这部新上映的剧情片用一种诗意的影像表达冷静深沉地记录了一个身患绝症、人到暮年的女性,回到乡下之后,重新审视过往,平静地走完一生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部文艺气息浓郁,带有鲜明作者性的电影。
影片更多是以一个人的青春回忆、自问自答和内在情感为“镜子”,让观众自己去看到那些可以反映在自身上的思考与念想。
正如影片导演李旭所说:“有些地方做留白也好、空白也好,它需要把观众的生活体验、生活经历、生活情感放进去,我画一个逗号,在观众那里画成一个句号……故事很少,台词很少,外部的矛盾冲突也很少,拿什么支撑这一个半小时?其实是观众在支撑这一个半小时。”
观众通过影片诗意的表达和情绪的渲染,用同理心和对生死的理解与影片的主角进行情感共鸣。
影片名为《傍晚的向日葵》,向日葵最有活力的时候当然就是太阳高挂的白昼时分。
傍晚的向日葵既是在说生命到了夕阳西下的落幕时刻,也是在探讨看起来低下了头颅的向日葵,时候积蓄了更多的力量与精神,只是为了来日把头抬得更高,看得更远?
影片的画面有一种静态的自然美感,似乎只有在更加静谧的环境空间内,生命流逝的痕迹才能被更加准确地捕捉到。
影片的故事围绕娜仁花饰演的女主角徐曼芳展开。
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回到记忆中的乡村,死亡的终点似乎兜兜转转回到了生命的起点。
在远离喧嚣、无人打扰的乡村,时间变得相对漫长起来,可生命流逝的迹象却也更加明显。
诗意的电影在这个越发重视商业元素的影像时代,其生存空间越发狭小。
曾几何时,《小城之春》《黄土地》《站台》这样的诗化表达的经典作品也是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如今,这种电影越来越少,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似乎只有在电影节和电影展上才能看到它们的靓影。
因为快节奏的生活和过度娱乐的消费让这些诗意的内容变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也许被改变的只是我们内心的浮躁和缺失的审美情趣。
用诗意的方式去探讨了饱含哲理与情思的生与死的命题,这是一种再适合不过的美妙搭配,也是东方传统文化中生死观一种最重要的探究方式。
片中有句台词是:“生和死是没有距离的”,生和死之间是时间在流动,可时间最是留不住。
徐曼芳说:“人、东西,是留不住的”,时间亦是如此,可记忆里的爱与思念却可以永存,生命里的精神与意志却可以传承。
生与死的没有距离,它们相对存在,又相互依存,生死之间留下的永恒,才是超越生死的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