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轻云,谢谢你阅读我的文章。
《菜根谭》是明代文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格言体人生智慧书,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超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
学习《菜根谭》61天了,到今天为止,学完了修身篇、应酬篇和评议篇,很有收获,一举多得。
今天继续分享《菜根谭》评议篇:感悟合集(下)。
010 “谦受益,满招损”,这一节用大量的例证说明持中戒满的重要性。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就是要谨言慎行。尤其是对一件事情执迷不悟时,如不及时警醒,后果不敢设想。
011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明知道是陷阱,非要去考验自己的定力和底线,最后经不住诱惑,下场自然可悲。好奇害死猫,有一些东西,一辈子都不能触碰,比如吸毒、比如赌博。而为了图一时的安逸经常去做简单、容易的事,就如温水煮青蛙,失去了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不自知,真是可悲可叹。
3·15消费者权益日,是检验各路商家的时刻。由此联想到我们自己,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用言行将自己可视化,产品化,我们这个“产品”如何呢?希望不用别人检验,也能每天都有改进和更新。
012 河伯“望洋兴叹”的典故,提醒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骄傲自满,夜郎自大。
多读书、多阅人,多看看大千世界就会感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一个人只有心胸博大,才能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才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我们的焦虑和苦恼,源于我们的学识和眼界、认知的边界不够宽广,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地学习。
当然凡事要适度,谦卑过度就变成自卑了。随着我们内心越来越充盈,自信心就会始终伴随我们左右,即使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013 一个“争”字和一个“贪”字害了多少人?
可悲的是,越是所谓的明白人越在这上面栽跟头,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少点攀比心,多点感恩心,就会知足,烦恼就会减少。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小步慢行才能行得稳,走得远。
0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心境是因为我们把世间的每个卑微的生灵都平等对待,和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
不必为自然现象的更迭长吁短叹,用生命体验每一个过往,珍惜每个阶段带给我们的痛苦和迷茫、生机和喜悦。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接纳并与之和解就好。
015 古人的经验早就告诉我们,真正聪明的人,懂得抓大放小,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们现在提倡的要事第一、“二·八定律”、主题阅读、个人定位等表达的都是同样的理念。
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涯的生命去认真完成一两件喜欢的事,并做出一点成绩,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016 如果一个家庭,每位成员都不在小事上斤斤计较,而是多看别人的长处,做到宽宏大量,学会包容,那家庭内部就会亲密和睦。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风促进了每个人的成长,也自然促使所有的事情向良性方向发展,这是最大的福报。
017 人之初,性本善,怎样保持这份天性不改?就要在事儿上进行磨练。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你要舍弃自己很看重的东西时,是否能发自内心礼让?
所处的环境改变了,是否会影响我们做事的初心,而心性散乱,半途而废呢?本节的内容虽短,却非常富有哲理,让我很受启发,特别有借鉴意义。
018 美好的东西,人人都想要拥有。不是自己的,却恃强凌弱去争夺,就会引发战争。春秋时的齐鲁之战,就是因为齐国觊觎鲁国的镇国之宝“岑鼎”而发动的,我们熟知的“完璧归赵”的典故,也是如此。
作者借以引申出的道德操行是“不能追求超群出众”的观点不可取,因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认知局限而有失偏颇。
学习经典不能照单全收,要学会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自身,为我所用。
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习带来大改变!
网友评论